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

ID:8981709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_第1页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_第2页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_第3页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_第4页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摘要:“不良行为习惯”,是学生的一种经常性地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一个学生具有不良行为习惯,会扭曲他的性格,会影响他的行为;一个学校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纠集在一起,会影响教育秩序,败坏校风校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既有来自自身的主观因素的作用,也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客观因素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媒介的传播,学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思想的说教在其面前显得空洞而无力,致使有些具有不良

2、行为的学生屡教屡犯,而且这类学生数量在呈上升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本校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个别交谈、走访家长、问卷调查、个案分析、教师座谈、查阅文献等方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对农村初中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以便为制定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案提供依据。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其负面影响“不良行为习惯”,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既有别于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别于偶尔的错误行为,是一种经常性地违反《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从程度上看,它要比诈骗、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轻得多,甚至算不上违法行为。但从频率上

3、看,“不良行为习惯”不是偶尔的小过失,而是学生屡教不改的一种不良行为方式。举一个例子来说吧:一个学生在家常与父母顶撞,在校常不完成作业,爱去打电子游戏,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这应该说是这个学生具有不良行为习惯。假如他去敲诈同学的钱、假如他去偷自行车,甚至杀人放火,那就是违法犯罪了。在农村,随着物质的丰富和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东移,空巢家庭的出现,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数呈上升趋势,他们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它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由于具有不良行为习惯,导致其思想上放松,行为上放纵,进而形成扭曲的性格。日久天长,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进而常违反班规校

4、纪。若得不到矫正,慢慢地就会滑有可能违法犯罪。比如我校0二级有一个辍学学生陈某,在读小学时就曾拿板凳来打老师,进入初中,老师多次教育仍我行我素,最后干脆辍学,在社会上流浪,短短几年时间,就被拘留了五、六次。另一方面,它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秩序。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兴趣相投、处境相似,在校内形成小团体,直接地影响了课堂纪律。同时,他们常与社会流荡青年纠集在一起,成为称霸中小学的小霸王,直接影响了校风校貌。我校是乡镇中学,无寄宿条件,个别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寄住在街上亲戚家,常三、五个男男女女的在街上溜达,常三、五个躲躲藏藏地往电子游戏室窜,其实这仅仅是极个别的学生,但这却极大

5、地损毁了我校的形象。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1)学习方面:无法安心学习,对学习丧失兴趣;讨厌做作业,抄袭作业甚至不交作业;一听考试,心里就紧张,甚至有恐惧心理;偶尔有逃课现象,特别喜欢上体育课和音乐课。20名被调查的学生都不想学习,都经常不做作业,都讨厌考试。(2)交往方面:大多数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害怕与老师交往,表现为一听见老师叫,就会紧张,不安,浑身长刺,爱和老师家长顶嘴,更听不得老师家长的批评;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有的自我封闭,但却经常打架滋事,有的常三五几个相互来往,玩在一起,寻求刺激,甚至有的还和社会流浪青年纠集在一起,无原则的讲哥们一气。(3)个性

6、方面:有的自卑多疑,表现为不合群,不信任人,如被别人嘲笑时,会埋怨自己能力差,别人私下窃窃私语,总认为是说自己;有的却是盲目肤浅的自信,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爱出风头,如头发梳得油光可鉴,喜欢穿奇装异服;有的冲动,自控能力差,表现为被人说了坏话,就想立即采取报复行为,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弄到手;有的压抑,父母对这些学生一般不允许自由行动,导致这些学生千方百计地想脱离老师和家长的控制;有的意志薄弱,耐挫力低,缺乏恒心,常写检查又经常违反。三、农村初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和反复,不单纯地源于学生思想问题,更多地还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浸染造成。我们以

7、随机抽样的20名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作为分析对象,采用了家访、走访他们小学班主任老师、召开他们的初中任课老师座谈会的方式进行研究。我发现他们都有这样的成长道路:在小学时,因多种原因,偶尔有不愿学习、害怕作业、害怕考试等表现,但由于乡镇小学老师都是包班教学,忽略习惯培养,致使这些不良现象没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厌学、纪律观念薄弱、师生关系紧张等;进入初中以后,生理上出现了第二性征,他们内心既感到不安、恐惧,却又想追求独立和自我,因而情绪变得焦虑、无所适从,他们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