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

ID:83492280

大小:1.19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3-06-20

上传者:老李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A.KB.NC.PD.C【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可以据此答题。【详解】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NO,NO与O2反应产生NO2,NO2与H2O反应产生HNO3和NO,HNO3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产生可溶性硝酸盐,而被农作物吸收,为作物提供了所需要的N元素,属于氮肥,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2.党的二十大再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其相违背的是A.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B.减少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C.将电子垃圾深埋处理D.发展捕集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A.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物等排放,A正确;B.以聚乙烯化合物制造的快餐饭盒等化合物废料,因为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而对土壤水源造成的持续性破坏,所以,减少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B正确;C.将电子垃圾深埋处理,会造成土地和水体的污染,C错误;D.发展捕集技术,可以减少空气的含量,降低浓度过高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

1故本题选C。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陶瓷的主要成分是A.硅单质B.二氧化硅C.硅酸D.硅酸盐【答案】D【解析】【详解】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选D。4.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目的是减少A.臭氧层空洞B.酸雨C.白色污染D.温室效应【答案】B【解析】【详解】工业燃煤进行脱硫脱硝处理,主要是减少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故选B。5.上海博物馆的兔年特展上呈现了一只元代水晶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硅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C.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D.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A.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B.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位于第三周期第ⅣA族,故B正确;C.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硅为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不存在硅单质,故D错误。故选:D。6.下列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二氧化硫与水反应B.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C.工业合成氨D.铜与稀硝酸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可逆反应,A正确;B.,可逆反应,B正确;

2C.,可逆反应,C正确;D.Cu与稀硝酸反应为非可逆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D。7.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诗句描述中主要涉及吸热反应的是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于谦《咏煤炭》:“爝火燃回春浩浩,烘炉照破夜沉沉。”D.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D【解析】【分析】常见的吸热反应为: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八水合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高温下以C、CO和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详解】A.“野火”在燃烧时放热,涉及到燃烧,燃烧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蜡烛燃烧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爝火燃回春浩浩”说明物质燃烧时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到碳酸钙的分解,故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8.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液氯变成氯气B.稀释浓硫酸C.在中燃烧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搅拌【答案】C【解析】【详解】A.液氯变成氯气是吸热过程,状态发生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B.稀释浓硫酸放热,不是化学变化,B错误;C.在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是放热反应,C正确;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误;故选C。9.下列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向门窗合页里注油B.常用冰箱保存食物

3C.食品抽真空包装D.“冰墩墩”的制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老化助剂【答案】A【解析】【详解】A.向门窗合页里注油是为了降低摩擦力,与反应速率无关,A符合题意;B.冰箱保存食物,降低温度,减慢化学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C.食品抽真空包装,减少氧气含量,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D.“冰墩墩”的制作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老化助剂可减慢老化速率,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D.蓄电池充电时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该原电池中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Zn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故A错误;B.该装置为原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电子由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故C错误;D.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外接电源为电解池装置,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物质中可以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得的是A.B.FeSC.D.CuS

4【答案】B【解析】【详解】A.S与O2反应得到SO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A错误;B.Fe与S反应得到FeS,B正确;C.N2与O2反应得到NO,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C错误;D.Cu与S反应得到Cu2S,CuS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D错误;故选B。12.实验室制取少量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NH3发生装置B.②是NH3吸收装置C.③是NH3发生装置D.④是NH3收集、检验装置【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氨气和HCl在试管口会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加热氯化铵得不到氨气,应该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故A错误;B.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应该将导致漏斗刚好接触水面,故B错误;C.NaOH溶解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所以该装置能制取氨气,故C正确;D.氨气易与空气对流,收集不到纯净的气体,收集装置中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且使用红色石蕊试纸验满,故D错误;故选: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单质的氧化性比氯气强,但比氧气弱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与水反应生成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可用来漂白纸浆和葡萄酒D.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氨气【答案】B

5【解析】【详解】A.非金属性S

6D.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故选:A。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B.常温下用铁桶存放浓硫酸C.石墨烯是一种新型陶瓷,具有很高的强度D.陶瓷、玻璃、水泥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A.铜的活泼性在氢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A正确;B.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钝化,可用铁桶存放浓硫酸,B正确;C.石墨烯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是新型陶瓷,C错误;D.陶瓷、玻璃、水泥是硅酸盐,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故选C。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能是目前人类利用最多的常规能源B.火力发电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燃气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一种装置D.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绿色电池,属于一次电池【答案】C【解析】【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虽然排放二氧化碳,但仍然是当前人类利用最多的常规能源,氢能源是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氢气在制取、储存、运输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难,没有大规模使用,不是常规能源,故A错误;B.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间接方式,故B错误;C.家用燃气灶是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C正确D.锂离子电池可以反复充电使用,属于绿色电池,但是不属于一次性电池,故D错误;故选:C。18.向碘水中滴加Na2SO3溶液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B.还原性:C.反应后溶液的pH变大D.新制的氯水不能与溶液反应

7【答案】B【解析】【详解】A.I2中的碘元素从反应物中的0价到生成物HI中的-1价,是降低的,故I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故A错误;B.根据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为还原剂,I-为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因此还原性:,故B正确;C.根据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反应消耗了H2O,生成了H+,溶液酸性变强,即反应后溶液的pH变小,故C错误;D.根据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为还原剂,溶液具有还原性,而新制的氯水具有氧化性,因此新制的氯水能与溶液反应,故D错误;故选B。19.如图表示(g)和(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化学键属于离子键B.1mol(g)和1mol(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g)和(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当高温的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其中的催化剂可以将氧化成【答案】B【解析】【详解】A.中化学键属于共价键,A错误;B.1mol(g)和1mol(g)反应生成2molNO(g)的反应热为:,为吸热反应,故1mol(g)和1mol(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B正确;C.通常情况下,(g)和(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需要在放电条件下进行,C错误;

8D.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故催化剂将还原成,D错误;故选B。20.现有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如装置甲和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装置甲中产生红色喷泉,说明氨水显弱碱性C.装置乙一定无法形成喷泉D.实验时,打开弹簧夹即可以产生喷泉【答案】A【解析】【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使圆底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喷泉,A正确;B.甲装置中为水,产生无色喷泉,不能证明氨水显弱碱性,B错误;C.装置乙用热毛巾捂住烧瓶,打开止水夹后,氨气溶于水,圆底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可形成喷泉,C错误;D.实验时,甲装置需要挤压胶头滴管才可以产生喷泉,乙装置可用热毛巾捂住一段时间才能共产生喷泉,D错误;故选A。2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与3mol完全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2B.14g氮气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5C.标准状况下,22.4L含有的分子数为1D.0.1稀硫酸中含有的数目为2【答案】B【解析】【详解】A.氮气与氢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目,A错误;B.1mol氮气中含3mol共用电子对,14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1.5,B

9正确;C.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所含分子数无法计算,C错误;D.溶液体积未知,离子数目无法计算,D错误;故选B。22.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加入0.1溶液的体积/mL加入水的体积/mL加入0.1溶液的体积/mL开始出现浑浊所需时间/s120221a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则B.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实验1中,0~s的平均反应速率:D.实验1比实验2先出现乳白色浑浊【答案】C【解析】【分析】控制单一变量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应控制除浓度外的其他量一致,溶液的总体积一致,为4mL。【详解】A.若,,实验1中硫代硫酸钠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B.硫代硫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实验1中,开始出现浑浊需要的时间为t1s,但无法确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量,无法计算反应速率,C错误;D.实验1中硫代硫酸钠的浓度大,反应速率快,实验1比实验2先出现乳白色浑浊,D正确;故选C。二、必做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2分。

1023.粗盐中含有少量Mg2+、Ca2+以及泥沙等杂质。用化学沉淀法可除去其中的杂质离子,以下是实验室中的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沉淀b”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玻璃棒、漏斗(2)、(3)除去过量的、(4)蒸发结晶【解析】【小问1详解】“操作A”为过滤,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漏斗。【小问2详解】粗盐中含有少量Mg2+、Ca2+,加入氢氧化钠可除去Mg2+,生成Mg(OH)2,加入过量碳酸钠可以除去Ca2+,生成CaCO3,故答案为:Mg(OH)2、CaCO3。【小问3详解】溶液b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加盐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除去过量的、,故答案为:除去过量的、。【小问4详解】“操作B”为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过程,操作名称为:蒸发结晶,将浓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后的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故答案为:蒸发结晶。24.化学变化过程中均存在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①和②

11所示实验,以验证此结论。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实验②时,温度计的示数变化: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下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关系与图③不符合的是(填字母)。A.B.C.D.(3)将实验①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工作时,正极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反应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理论上电路中有____________mol电子发生了转移。【答案】(1)降低(2)B(3)①.石墨棒上有气泡冒出②.③.1【解析】【小问1详解】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计示数降低;【小问2详解】图③是放热反应。A.反应为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B.为吸热反应,B符合题意;

12C.为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D.为放热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小问3详解】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铁为负极,石墨为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现象是石墨棒上有气泡冒出;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若反应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5.研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是合理利用硫元素的基本途径。I.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可选用实验药品如下:①溶液②浓硫酸③溶液④稀硫酸⑤酸性溶液⑥品红溶液⑦铜片实验序号预期转化选择试剂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ⅰⅱ②⑥⑦(1)实验ⅰ选择的试剂是①和______(填序号),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Ⅱ.该小组同学利用所选试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实验ⅱ。(2)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试管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A中溶液几乎为无色,且试管中有较多的白色固体。若要证明试管A

13中白色固体为无水,需要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III.工业上用Fe(SO4)3酸性溶液处理SO2尾气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5)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Z是____________。(6)反应②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⑤②.酸性溶液褪色(2)(3)品红溶液褪色(4)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5)(6)将氧化为,实现原料循环利用【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ⅰ将,选择的试剂①Na2SO3溶液是还原剂,化合价要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对比所给试剂可知,应选择⑤酸性KMnO4溶液做氧化剂,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溶液紫色褪去;故答案为:⑤;酸性溶液褪色;【小问2详解】实验ii选用的试剂为:②⑥⑦,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证明实现转化,就是要证明试管A中反应产生了SO2,利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

14故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小问4详解】若要证明试管A中白色固体为无水CuSO4,因为溶液中存在浓硫酸,所以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故答案为:冷却后,将装置A中溶液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小问5详解】根据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可知SO2作还原剂,被氧化为,而Fe3+作氧化剂被还原,化合价降低,结合电荷守恒可知,Z是Fe2+;故答案为:Fe2+。【小问6详解】溶液②中的Fe2+被氧气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H++4Fe2++O2=4Fe3++2H2O;根据流程图可知,硫酸铁酸性溶液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所以溶液X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铁,循环使用,所以反应②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将氧化为,实现原料循环利用;故答案为:将氧化为,实现原料循环利用。26.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方法1是目前工业冶炼纯硅的一种原理:粗硅冶炼:①精炼硅:②③反应①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①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结合图中信息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15A.石墨烯电阻率高,可用于制备动力电池B.碳化硅硬度很大,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C.硅单质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3)工业上也曾用方法2来提纯单晶硅:,与方法1相比,方法2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意外地发现滴加几滴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了,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是催化剂b.Zn、、构成原电池c.Zn、Cu、构成原电池d.上述分析均不正确【答案】(1)①.吸热②.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BC(3)使用氯气,会污染环境(4)c【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反应①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小问2详解】A.石墨烯是由石墨剥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其电阻率低,导电性强,可用于生产光电器件、制备动力电池等,A错误;B.碳化硅属于共价晶体,它具有耐磨、硬度大等特点,可用于生产砂纸和砂轮的磨料,B正确;C.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所以单质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C正确;故答案为:BC。【小问3详解】对比两种提纯单晶硅方法的原料和反应条件可知,与方法1相比,方法2的缺点是使用了有毒有害气体氯气,会污染环境;故答案为:使用氯气,会污染环境。【小问4详解】CuSO4溶液与Zn反应生成的Cu与Zn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锌为活泼金属,加入CuSO4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Cu,Cu与Zn形成

16Cu-Zn原电池,加快了氢气生成的速率;故答案为:c。三、选做题:以下两组题任选一组作答,共14分,A组较简单,若两组都做,按A组计分。A组27.如图为雷雨时节,雨水中硝酸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反应②可用于检验NO气体,检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右表是以铜屑为原料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写出方案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从节约原料、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选择方案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方案反应物甲Cu、浓乙Cu、稀丙Cu、、稀(5)汽车尾气中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用Rh作催化剂时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在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与强碱溶液加热反应产生氨气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存在,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答案】(1)①(2)出现红棕色气体(3)(4)①.②.原料的利用率高,且不生成NO、等有毒气体(5)(6)【解析】【分析】图中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故物质X为O2,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小问1详解】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根据分析,反应①属于氮的固定;【小问2详解】NO与O2反应生成NO2,产生红棕色气体,故检验中观察到现象是:出现红棕色气体;【小问3详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方案丙不产生有毒气体且原料利用率高,故选择方案丙的原因是:原料的利用率高,且不生成NO、等有毒气体;【小问5详解】反应的总方程式为:,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为CO2;【小问6详解】铵盐与强碱溶液加热反应产生氨气的离子方程式为:。B组28.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氮的两种重要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8(1)工业上处理氮氧化物时,可用浓硝酸将NO氧化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再利用溶液吸收,并通入空气使之全部转化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汽车尾气中NO的产生原因:__________;利用稀土金属等催化剂能将CO和转化成无毒物质,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为了证明NO可以与氧气、水共同反应生成,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打开,关闭,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至U形管右侧胶塞下沿后,迅速关闭,观察到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蘸NaOH溶液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③打开,至装置II中长玻璃管中的气体呈无色后,打开,反应一段时间后,长玻璃管中并未充满液体。设计简单方法检验长玻璃管中的气体是否为NO: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2)①.②.(3)①.U形管右端液面下降,产生无色气体②.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③.再打开,若观察到长玻璃管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则证明余气含NO【解析】

19【分析】Ⅰ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Ⅲ中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O2,NO和O2在Ⅱ中发生反应,2NO+O2=2NO2;蘸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吸收NO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NO2防止污染环境;NO是无色的气体,要想检验它的存在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成红棕色的NO2,以此解答。【小问1详解】可用浓硝酸将NO氧化为,HNO3中N元素由+5价下降到+4价,NO中N元素由+2价上升到+4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汽缸中生成NO的原因为发动机工作时的高温使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O,化学方程式为:;利用稀土金属等催化剂能将CO和转化成无毒物质N2和CO,N元素化合价下降,该反应中氧化剂是。【小问3详解】①加入的硝酸应跟铜丝充分接触,反应生成NO关闭K2打开K1,U形管右侧因为生成不溶于水的无色气体NO压强增大,U形管右端液面下降;②蘸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环境;③NO是无色的气体,要想检验它的存在可以通过氧化反应转化成红棕色的NO2,化学方程式:2NO+O2=2NO2,检验长玻璃管中的气体是否为NO的方法为:再打开,若观察到长玻璃管中气体迅速变为红棕色,则证明余气含NO。

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