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导学案.doc

《狼》导学案.doc

ID:48598711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狼》导学案.doc_第1页
《狼》导学案.doc_第2页
《狼》导学案.doc_第3页
《狼》导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狼》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人:曹广洪审核人:使用日期:20110929课题:狼【教】7016三案内容环节时间备注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3.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4.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预习案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字,号,朝著名的。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

2、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二、朗读课文,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缀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止露尻尾乃悟前狼假寐()少时()探究案:第一课时一、朗读课文,初通文意。二、借助注释,分层疏通文意(见课件)。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明确课文内容。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__狼(开端)___狼,___狼(发展)___狼(高潮、结局)二、分析狼的特性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人:曹广洪审核人:使用日期:201109291、文中狼的特性表现

3、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去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三、分析屠户的形象:1、找出文中描写屠户心理的词语2、课文中写了屠户的哪些动作,从中你能看出他在想些什么吗?(想象一下,选一处动作进行分析)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 四、总结课文1、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2、《狼》一文给我们什么启示?训练案:1、解释词语: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屠大窘()顾野有麦场()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目似瞑()数刀毙之()意将隧入()断其股()一狼洞其中()假

4、寐()狼亦黠矣()盖以诱敌()意暇甚()犬坐于前()屠暴起()2一词多义:恐前后受其敌()两狼之并驱如故()其一狼洞其中()亦毙之()以攻其后也()之久之() 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复投之()犬坐于前()恐前后受其敌()前敌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人:曹广洪审核人:使用日期:20110929狼不敢前()盖以诱敌()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将隧入()以盖以诱敌()意投以骨()意暇甚()乃悟前狼假寐()止有剩骨()乃止屠乃奔倚其下()一狼得骨止()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①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久之,

5、目似瞑,意暇甚。4、“屠大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5、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6、狼的狡猾在此文中的表现是:(用自己的话概括)7、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8、本文选自作者,字,代家。拓展延伸:1、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比较多,请各写出3个。2、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3、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狼的形象?人们对狼的态度怎样?4、你认为应该保护狼还是猎捕狼?为什么?(理由不少于两点)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制人:曹广洪审核人:使用日期:201109295、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

6、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两点)6、学了《狼》专题后,你有哪些收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