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94377

大小:866.0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4-09-0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定时练四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仁寿一中南校区2021级高三上学科定时练四生物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4分一个,共15道题)1.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AABb)细胞分裂图像及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判断错误的是()A.甲图所示时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B.甲图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乙图所示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D.丙图中gh段DNA数目的变化是由着丝点分裂引起的【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丙曲线图:曲线图表示该生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其中ef段是DNA复制形成的;fg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gh段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hi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A、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甲图为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将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故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A正确;B、甲图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错误;C、由于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乙图所示细胞中a基因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C正确;D、丙图中gh段由每条染色体上两个DNA变为每条染色体上一个DNA,是由着丝点分裂引起的,D正确。故选B。2.果蝇控制刚毛(显性)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一果蝇基因型为XAYa ,表现为刚毛,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关于该果蝇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B.让该果蝇与基因型为XaXa的果蝇杂交,若子代出现刚毛雄果蝇,则亲本雄果蝇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C.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最多能产生4种精细胞D.若该果蝇产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精子,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异常【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因此雌果蝇有三种基因型:XAXA、XAXa、XaXa,雄果蝇有四种基因型:XAYA、XAYa、XaYA、XaYa。【详解】A、XY为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进行联会配对,A正确;B、基因型为XAYa的果蝇与XaXa果蝇杂交,理论上只能出现刚毛雌果蝇,由于不考虑基因突变,因此雄果蝇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C、一个精原细胞交叉互换下,能够产生4个以及4种精细胞,C正确;D、若其产生了一个XX精子,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异常,D错误。故选D。3.真核细胞具备的生物膜系统能为其代谢的稳定进行提供一个有利环境,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唾液腺细胞内,有的单层膜细胞器在酶的加工过程中没有发挥重要作用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各种生物膜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C.糖蛋白不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但其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核糖体不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在生物膜的合成方面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结构特点生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生物具有选择透过性。2、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3、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详解】A、唾液腺细胞内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在唾液淀粉酶(一种分泌蛋白)的加工过程中溶酶体没有发挥重要作用,A正确;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各种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B错误;C、生物膜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糖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和信息传递有关,糖蛋白不是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膜上,C正确; D、核糖体虽不属于生物膜系统,但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核糖体在生物膜的合成方面起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B。4.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质子泵的本质是一种载体蛋白B.H+从胃壁细胞排出到细胞外液的胃腔中C.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D.K+进出胃壁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不同的【答案】B【解析】【分析】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说明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质子泵具有运输功能和催化功能;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说明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消化道中的消化液、胃液、泪液、汗液、尿液、原尿均不属于细胞外液也不属于体液。【详解】A、质子泵可以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说明质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A正确;B、胃腔不属于细胞外液,B错误;C、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溶质微粒的数目,所以胃壁细胞内K+的含量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大小,C正确;D、K+进入胃壁细胞跨膜运输需要消耗ATP,为主动运输,而K+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D正确。故选B。5.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摩尔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清水、甘油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萝卜条细胞发生了渗透吸水C.实验结果说明萝卜细胞膜上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在清水中,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甘油溶液、葡萄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甘油(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大小保持不变。【详解】A、对照组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相对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A正确;B、在清水中,细胞液浓度大,发生渗透吸水,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变大,也发生了渗透吸水,B正确;C、甘油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所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甘油的载体蛋白,C错误;D、蔗糖使组织细胞失去水分,所以细胞液浓度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变大了,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所给信息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及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6.如图1~4为表示物质浓度或氧气浓度与物质跨膜运输速度间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则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同,B、D两点的限制因素有共同点D.将图2与4的曲线补充完整,曲线的起点应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答案】D【解析】【分析】图1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图2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3物质的运输速率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需要能量,可判断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图4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能量和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主动运输。【详解】A、根据分析,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1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该物质不应为葡萄糖,A正确;B、如某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可用图2与3表示,说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则该物质可能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正确;C、限制图中A、C两点的运输速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物质浓度和O2浓度,B、D两点的限制因素都是载体的数量,C正确;D、图4的曲线的起点不能从坐标系的原点开始,因为无氧呼吸也能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7.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丁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是4条、8条B.处于图丙中B→C段的包括图甲所示细胞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丁中d所示的情况D.图丁中a可对应图丙中的B→C段【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甲: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分析图乙: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丙:该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D之后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丁: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详解】A、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分别是4条、8条,A正确;B、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丙中BC段,B正确;C、图丁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C正确;D、图丁中a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处于后期,可对应图丙中的D点之后,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各曲线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各柱形图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8.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A.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B.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C.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D.设置的对照实验合理,能达成实验目的【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离子的种类,因变量是唾液淀粉酶活性,除此之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详解】A、缓冲液的pH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A正确;B、温度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保持适宜,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是37℃左右,B正确;C、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C正确;D、设置的对照实验中应该加入硫酸钠才能达成实验目的,以排除SO42-、Na+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D。9.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出现放射性的顺序依次是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答案】C【解析】【分析】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详解】A、给水稻提供14CO2,14C在水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6H12O6,根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进行无氧呼吸时,14C6H12O6会分解形成14C2H5OH,A正确;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在光合作用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C、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出现放射性的顺序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错误; D、小白鼠吸入18O2,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水含有18O,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D正确。故选C。10.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右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C.当氧浓度为c时,1/3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考查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解答此题,可根据图中不同氧浓度下酵母菌产生酒精和CO2量的数值判断是否存在有氧呼吸,结合细胞呼吸反应式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多少。【详解】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产生酒精和CO2的量相等,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可以判断此时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当氧浓度为b时,酵母菌产生CO2的量大于产生酒精的量,说明部分二氧化碳通过有氧呼吸产生,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时,不再产生酒精,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B项正确;当氧浓度为c时,产生酒精的量为6mol,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6/2=3mol,同时产生6mol二氧化碳,则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15—6=9mol,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9/6=1.5mol,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所占比例为3/(3+1.5)=2/3,C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可以产生[H]和ATP,D项正确。【点睛】细胞呼吸反应式中各物质间的关系比(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1)有氧呼吸:葡萄糖∶O2∶CO2=1∶6∶6。(2)无氧呼吸:葡萄糖∶CO2∶酒精=1∶2∶2或葡萄糖∶乳酸=1∶2。(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之比为1∶3。(4)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有氧呼吸消耗的O2摩尔数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摩尔数之和的比为 3∶4。11.植物叶面积与产量关系密切,叶面积系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总和)与植物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以得出()A.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B.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降低与群体呼吸速率增加有关C.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限制群体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叶面积系数D.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应尽可能地提高植物的叶面积指数以提高作物产量【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自变量为叶面积系数,因变量为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群体光合速率-群体呼吸速率=干物质积累速率。【详解】A、随叶面积系数增加,群体光合速率先增后稳,干物质积累速率先增后稳再下降,A错误;B、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呼吸速率继续上升,而群体光合速率不变,故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下降,B正确;C、叶面积系数超过b时,群体光合速率不再随叶面积系数上升而增大,故限制因素不再是叶面积系数,C错误;D、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要适当提高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因为超过b后,干物质积累速率会下降,D错误。故选B。12.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过程胚乳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主要通过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为种子萌发供能B.萌发过程中在96-120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C.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最大转化速率为27mg·粒-1·d-1D.若自120小时后给予适宜的光照,则萌发种子的干重将继续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详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的供能,但葡萄糖的水解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线粒体中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A错误;B、呼吸速率最大的阶段为胚乳干重的减少量最大时刻,即72~96h,B错误;C、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计算出:96-120小时为(118.1-91.1)-(177.7-172.7)=27-5=22mg·粒-1·d-1,最大转化速率为22mg·粒-1·d-1,C错误;D、若自120小时后给予适宜的光照,萌发种子将进行光合作用,会导致种子的干重将会增加,D正确。故选D。1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答案】A 【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详解】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氧气的释放,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完,此时植物虽然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没有氧气的释放,A错误;B、二氧化碳性质不活泼,在暗反应阶段,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因此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还原,B正确;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减掉部分花穗,光合作用产物输出受阻,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C正确;D、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增施有机肥可以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和二氧化碳,这些措施均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故选A。【点睛】14.如图甲是某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细胞呼吸的某些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线粒体,通过③结构可以增加生物膜的面积B.乙图中的②和③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C.C6H12O6不能直接进入甲图完成乙图中的过程①D.乙图中的过程④只能发生在甲图结构中【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表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外膜,②是内膜,③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嵴.乙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④表示ATP的合成,①表示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②③表示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图甲表示的是线粒体,③结构是内膜折叠成的嵴,可以增大膜面积,A正确; B、图乙中的过程②和③是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内同时发生,B正确;C、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C正确;D、图乙中的过程④表示ATP的合成,在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中也可以进行,D错误。故选D。15.如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只要线粒体消耗O2,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B.过程②需要ATP,过程①③④产生ATP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①②都会减弱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有关的酶【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是指植物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A、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ATP不能供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使用,A错误;B、过程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ATP;过程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③④是有氧呼吸,都能产生ATP,B正确;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光反应减弱,产生的[H]和ATP减少,所以过程①②都会减弱,C正确;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相关的酶,都能产生ATP,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30分)16. 如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过程中,当光照强度由2.5渐变为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__________(“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2)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不存在的箭头有________(填字母)。(3)在图乙中,为了获得-50mL/h的数据,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新装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且应在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实验。(4)丁图中在1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________倍。(5)丙图中由同一个细胞产生的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利用,需要穿过________层膜。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图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1)右侧(2)e、f(3)①.把甲装置中的CO2缓冲液改为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②.黑暗或遮光(4)3.5(5)①.4②.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线粒体中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除暗反应以外的其他生命活动(表述合理即可)【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装置中CO2缓冲液能够为叶片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结合曲线图,在光照强度为0时,由于只进行呼吸作用液滴向左移动;在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在光照强度为大于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装置中液滴右移。图丙中,a、c、f表示氧气,b、d、e表示CO2。丁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小问1详解】观察乙图可以发现,光照强度在2.5-5千勒克斯范围内,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试管中氧气量不断增加,即试管中的气体总量始终是大于初始气体总量的,所以液体右移,偏在初始位置的右侧。【小问2详解】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应图丙中不存在的箭头有e、f。【小问3详解】在图乙中,为了获得图乙中-50mL/h的数据,则应对甲装置进行改进,新装置为把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缓冲液改为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条件不变,测定呼吸作用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小问4详解】丁图中在1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2.5,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1,由于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5,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3.5倍。【小问5详解】丙图中由同一个细胞产生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利用,从叶绿体到线粒体会穿过4层膜,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图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叶绿体产生的ATP仅供暗反应利用。17.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______。(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__(填标号)阶段。(4)基因突变最可能在甲图中的_______细胞中发生。(5)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细胞IV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答案】①.ABD②.8③.2④.②⑤.③⑥⑥.A⑦.②⑧.aB【解析】【详解】⑴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就含有等位基因,所以ABD符合。⑵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8、2条染色体,染色体的数目以着丝点的数目为准;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属于乙图中的②阶段。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都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处于乙图中的③⑥阶段。⑷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发生在间期,最可能在甲图中的A细胞中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