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ID:44570923

大小:46.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_第1页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_第2页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_第3页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_第4页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外科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1]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6岁,男女比为1.5:1,部位以胃最多见。病理诊断GIST良性19例,交界性13例,恶性16例。48例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结论:GIST的诊断有赖于纤维光镜及钦剂肠道造影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外科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089-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2年7月-2009年2月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本组男性2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5.2岁(18-73岁)。病灶发生于多处部位,以胃部、小肠最多见[2],本组患者包括胃26例(54.1%)、小肠13例(27.0%)、大肠7例(14.5%).肠系膜2例(4.1%)o将GIST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1.2临床表现48例GIST患者从出

3、现症状到来院就诊时间为2天~2年,其中5.5cm,肠间质瘤>4cm;②胃间质瘤核分裂数>5/50HPF,肠间质瘤只要出现核分裂,就具有潜在恶性;③肿瘤坏死明显;④核异性大;⑤细胞密度大;⑥镜下可见粘膜固有层或血管浸润;⑦上皮样间质瘤中出现腺泡状结构或细胞球结构。有研究结果认为,GIST的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病例的分布与部位有关,GIST发生在胃或肿瘤直径〈5cm者常为良性,发生于小肠、体积大的多为恶性。由此看来,肿瘤发生部位与良恶性性质密切相关[4]。2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GIST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

4、2%,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二十,主要发患者群在40-75岁,中位年龄58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多发于胃和小肠;其中发生于胃52%〜58%,小肠25%〜35%,结直肠2.5%〜11%,食管0〜5%o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多见的症状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隐痛或可扪及腹部肿块,其次是由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或仅表现为贫血。其它少见症状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恶心、腹泻、便秘和肠梗阻等。十二指肠的GIST能引起梗阻性黄疸。有的患者以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约近1/3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多在作常规体格检查、内镜检查

5、、影像学检查,甚至是因其它疾病手术而发现的°GIST肿瘤一般在消化道内呈腔内生长,肿瘤的直径1〜40cm不等。直径较大的肿瘤临床上可表现为坏死、出血及类似溃疡的症状;直径较小的临床上一般很少有症状,因而容易被误认为是良性肿瘤。GIST的复发率极高,通常复发的部位在局部或肝脏,但周围淋巴结的转移很少见。3诊断肠道间质瘤,特征性表现少,诊断较困难,往往因腹部或直肠包块,手术探查时明确诊断,或术后病理报告才能明确诊断。术前易误诊为小肠梗阻,腹部包块,直肠癌,混合痔等。诊断GIST的方法主要借助于器械检查和病理

6、诊断。螺旋CT扫描是GIST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不仅定位快速、准确,而且密度分辨率髙,可以三维重建及CAT检查,能清楚显示瘤体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影像信息,尤其对向胃肠道外生长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的GISTs更有意义,因为此时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均不能或不能完整显示肿瘤。有报道MRI对肝转移灶的诊断优于CT检查,但是对于肠系膜的肿瘤,CT检查敏感性更好。对于肠道肿瘤,内镜检查是主要的手段,可检查到向腔内生长的肿瘤大小及肿瘤表面是否有溃疡、出血等。超声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消化道

7、壁的结构层次及壁外的结构,根据这些层次结构的改变来诊断消化道黏膜下的肿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同时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目前,在国内小肠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也显示出了其独特的诊疗价值,但是价格昂贵,还未普及。而B超对腹腔、盆腔内肿块仍有较髙的诊断价值。消化道顿餐可以间接反映肿瘤的占位,特别是对于食管、肿瘤比较适用O辅助检查的表现不能将GIST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但是可以明确有无肿瘤,肿瘤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确诊还有赖于病理学及免疫组

8、化检查。因此,可以在术前对肿瘤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对于病理诊断,一般通过HE染色作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CD117、CD34、Desmin及SMA等)就可以诊断GIST,但也有少数较难确诊的病例,可借助电子显微镜加以鉴别。4治疗GIST的首次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采取合理的首次治疗,疗效将会明显提高。但是,在伊马替尼用于GIST治疗前,GIST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受到限制,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部位不同肿瘤分级等因素来定。肿瘤的完整切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