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

ID:12137537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5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_第1页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_第2页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_第3页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_第4页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2-58-02胃肠道间质瘤f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肿瘤。它属于间叶肿瘤的一种,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故Mazur等[1]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GIST这个概念.将它与其他的间叶肿瘤以示区分。但是,GIST的发病率极低,约2/10万[2]所以过去对GIST的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肿瘤的

2、恶性程度都并不十分明确.这就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很多混淆。近10年来,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对GIST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3],本文现对该领域作一综述。1病因和发病机制GIST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易感因素有关,与其他肿瘤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发病链条。研究发现,具有恶性倾向的GIST的发病机制似乎与KI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KIT是一种酪胺酸激酶跨膜受体蛋白,由位于染色体4q11-q12的KIT前致癌基因编码,该基因与Hardy10胃肠道间质瘤基础及临床诊断进展【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

3、断【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555[2007]02-58-02胃肠道间质瘤f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肿瘤。它属于间叶肿瘤的一种,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故Mazur等[1]于1983年首次提出了GIST这个概念.将它与其他的间叶肿瘤以示区分。但是,GIST的发病率极低,约2/10万[2]所以过去对GIST的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肿瘤的恶性程度都并不十分明确.这就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很多混淆。近10

4、年来,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对GIST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3],本文现对该领域作一综述。1病因和发病机制GIST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易感因素有关,与其他肿瘤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发病链条。研究发现,具有恶性倾向的GIST的发病机制似乎与KI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KIT是一种酪胺酸激酶跨膜受体蛋白,由位于染色体4q11-q12的KIT前致癌基因编码,该基因与Hardy10Zuckerman肉瘤病毒的vkit致癌基因属于同族体。作为一种受体蛋白,KIT的配体为干细胞因子fstemcell10

5、factor,SCFl,主要为一种可溶性的价聚合物。未经“装配”过的KIT蛋白是一种非活化的单体.参与形成细胞的浆膜。SCF与KIT在细胞膜外作用.使后者成为二聚体,同时KIT蛋白细胞内的酪胺酸残基受SCF作用而磷酸化,KIT就此激活。激活后的KIT能从ATP上获取磷酸基团并将其转运给具有酪胺酸残基的目标蛋白。由此。经KIT介导的信号通路被激活,信号呈瀑布式向下游多种目标蛋白传递,使后者细胞底物磷酸化,其生理作用在于可刺激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存活能力。几乎所有的GIST都表达KIT蛋白,而且大都突变的KIT基因也保留了表

6、达KIT蛋白的特性。有研究表明,将突变的KITcDNA转入大鼠的淋巴细胞能导致恶性肿瘤。80%-90%的有转移的GIST中有KIT的突变.同时KIT的突变也见良性恶性交界性GIST。与正常KIT不同的是。突变的KIT不需SCF的聚合的磷酸化而同样具有活性。这样,突变的KIT所引发连续不受抑制的KIT受体信号瀑布的激活,导致细胞无法控制的抗凋亡作用.促使肿瘤细胞快速生长。因此,对GIST的发病机制认识主要有[14-18]:(1)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

7、、组织学上以富于梭形和上皮样细胞呈束状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2)依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和肿瘤性坏死等大体和镜下表现,可对大多数GIST的生物学行为作出正确判断。f31依据肿瘤是否表达C-kit可作出GIST与胃肠道其他间叶源性肿瘤f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等)的鉴别诊断。(4)GIST可能起源于幼稚间充质细胞向ICC分化的肿瘤。(5)GANT表达C-kit蛋白.存在C-kit基因突变。形态学相似于GIST,故可视为具有神经内分泌颗粒的GIST变型。2

8、临床表现10GIST多发于胃和小肠.其中发生于胃60%-70%。小肠30%,直肠4%。另有2%-3%发生于结肠食管、十二指肠甚至腹腔内的网膜、肠系膜。男女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小肠的GIST更多见于女性。GIST总的发病人群大约为每年10-201100万,发病年龄平均为60岁,也常见于年轻患者,但在儿童是极其罕见的。GIST的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