琱生三器考释(1)

琱生三器考释(1)

ID:32609756

大小:123.65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2-13

琱生三器考释(1)_第1页
琱生三器考释(1)_第2页
琱生三器考释(1)_第3页
琱生三器考释(1)_第4页
琱生三器考释(1)_第5页
资源描述:

《琱生三器考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琱生三器考释作者:王辉作者简介:王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710054原发信息:《考古学报》(京)2008年第1期第39-64页期刊名称:《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8年03期  一释文  二器名  三断代  四字词、语句  五译文  六铭文反映的西周宗法与土地制度  传世青铜器有五年琱生簋,或称五年召伯虎簋,原著录于《捃古》三之二·25①,亦见《集成》4292②,现藏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又有六年琱生簋,或称六年召伯虎簋,原著录于《积古》6·17③,亦见《集成》4293,现藏国家博物馆。二器内底各有铭文104字。二铭应可连读,其内容或以为

2、“记载了琱生与其同族召伯虎之间的财产权纠纷”④;或以为记述“琱生这一支贵族扩大地盘受到侦讯,却由召伯虎徇私袒护而大部分都重新登记予以认可之事”⑤。对这两篇铭文,孙诒让⑥、郭沫若⑦、杨树达⑧、林沄⑨、斯维至⑩等先生已有深入研究,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2006年11月8日,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村西组村民在村北台地修渠时,发现一处西周晚期青铜器窖藏,出土鼎、簋、斗、编钟、矛、车马器等百余件。其中有两件平底大口尊形器,腹内壁各铸铭113字,器主亦为琱生,内容与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相关。三器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宗法及土地制度的极其重要的史料,其器形、

3、纹饰对铜器定名、断代也有重要意义。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器作以综合考释,而以新出五年琱生尊为重点。  一释文  (一)五年琱生簋  隹(唯)五年正月已丑,琱生(周)生(甥)又(有)事,(召)来合事。余献(妇)氏以壶,告曰:“以君氏命曰:‘余老,之公仆庸土田多(刺),弋(式)白(伯)氏从许,公宕(拓)其参(叁),女(汝)则宕(拓)其贰;公宕(拓)其贰,女(汝)则宕(拓)其一。’”余(惠)于君氏大章(璋),报(妇)氏帛束、璜。(召)白(伯)虎曰:“余既讯,(,读为谢)我考我母令(命),余弗敢(乱,读为变)。余或(又)至(致)我考我母令(命)。”

4、琱(周)生则堇(觐)圭(图一)。    图一五年琱生簋铭文拓本  (二)五年琱生尊  隹(唯)五年九月初吉,(召)姜以琱(周)生(甥)(熾)五帅()、壶两,以君氏命曰:“余老,之我仆庸(土)田多朿(刺),弋(式)许,勿使(散)亡。余〈公?〉宕(拓)其参(叁),女(汝)宕(拓)其贰。”其(兄)公,其弟乃余。(惠)大章(璋),报(妇)氏帛束、璜一,有(司)眔盥两,屖。琱(周)生(甥)对扬朕宗君休,用乍(作)(召)公(牺)。用(祈)□(通?)录(禄)、(得)屯(纯)霝(灵)冬(终),子孙永宝用止(之)享。其又(有)敢(乱,读为变)兹命,曰:“女(汝)

5、事(召)人公则明亟()”(图二;图三;图版壹,3)。    图二五年琱生尊甲铭文拓本  (三)六年琱生簋  隹(唯)六年四月甲子,王才(在)。白(伯)虎告曰:“余告庆。曰:公氒(厥)稟贝,用狱誎(刺)为白(伯),又(有)祗又(有)成,亦我考幽白(伯)幽姜令。余告庆。余以邑讯有(司),余典勿敢封。今余既讯,有(司)曰:(,读为谢)命!今余既一名典,献白(伯)氏。”则报璧。琱生(周)生(甥)奉扬朕宗君其休,用乍(作)朕剌(烈)且(祖)(召)公尝,其万年子孙宝用,享于宗(图四)。  二器名  五郡村窖藏出土的两件平底大口尊形器器形较特殊,其自名文字前

6、此未见,故其名称殊难确定。  据报道,大口尊形器通高31、口径32.5、腹深29、腹底径14厘米。口外侈,颈微束,腹直而下收,底平。颈饰重环纹,腹饰三角纹,细直棱纹衬底(11)(图五;图版壹,1、2)。从器形看近似于考古学家通常所称的陶器大口尊(12),因之,多数学者都称此器为尊。    图三五年琱生尊乙铭文拓本  大口尊形器自名字二器不尽相同,甲尊作“”,乙尊作“”。在2006年11月21日陕西省文物局召开的“宝鸡新出青铜器新闻发布暨专家研讨会”上,我曾据甲尊释字为,亦即鍑。《说文》:“鍑,釜大口者。”(13)但后来又考虑到鍑字所从得声的復金

7、文作“”、“”、“”等形(14),与器名字上部仍有距离,遂放弃此说。在研讨会上,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王晖说此字上从虎字头,应隶作盧(15)。按从乙器看,字上部确像虎字头,但盧字金文作“”、“”、“”、“”(16),与“”、“”中间部分差别过大;甲骨文盧字作“”、“”,于省吾先生说乃鑪字初文(17);青铜器之盧(炉)如者旨盧作盘形(18),与此二尊差别较大,故释盧亦不可取。  我以为此字应隶作,上为虎字头,中为豆,下为皿。甲尊上部似从双人旁,实为虎字头(、)之讹变。镇江博物馆藏申簋盖:“更乃且(祖)考足大祝,官(司)丰人眔九祝。”字作“”(19)

8、,应即字异构。  字书未见,字既从皿,应为器名。字应与音近。《说文》:“,古陶器也。从豆,虍声。”徐灏注笺:“,盖陶器之似豆者,故从豆。”大口尊形器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