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

ID:33984934

大小:29.9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_第1页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_第2页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_第3页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_第4页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作者:辛怡华#刘栋作者简介:辛怡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栋,宝鸡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发信息:《文物》(京)2007年第8期第76-80页期刊名称:《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7年06期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1]。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它们与传世的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又称召伯虎簋),是记述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为理解该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新的金文资料。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

2、基础上,试对铭文进行考释,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以往学者对琱生簋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观点  过去,由于琱生簋器铭文句古奥,行文简约,且所涉及的人物众多,极难通读,因此前人说法分歧很大,主要贡献及观点有:  1.孙诒让认为“两器所记情事似相牵连”,“皆为土田狱讼之事”[2]。  2.郭沫若先生对琱生、召伯虎人名进行了考释,认为五年之器是记召伯虎会堪岁贡之事,六年之器是召伯虎平定淮夷,归告成功而作[3]。  3.杨树达先生认为,六年琱生簋是因召伯虎司狱讼,功成而不居,故同宗琱生作器阐扬召伯虎之德[4]

3、。  4.林沄先生首次将两器铭文连读,并认为二器铭文记载同一事件之始末,内容是琱生这一支贵族因扩大地盘受到侦讯,却由于召伯虎徇私袒护,将大部分都重新登记予以认可[5]。  5.李学勤先生连读二器铭文,指出此乃关于周、召两家之纠纷[6]。  6.陈汉平先生认为,召伯虎因仆庸土田诉讼事务太多,请周公帮助处理诉讼纠纷之事,周公夫人命令周公之兄弟琱生代替周公从召伯虎去处理诉讼之事,其担负之责任或获取之报酬可按五比三或二比一分成[7]。  7.刘桓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伯氏”应指召伯虎,为涉讼的另

4、一方。“宕其叁”、“宕其贰”,“宕其贰”、“宕其一”恰与《周礼·夏官·大司马》上地、中地计赋办法相合。两铭所反映的琱、召两家之土田纠纷,以琱氏赔偿贝和归还多占的土田(邑)作结》[8]。  除郭沫若先生外,学者几乎一致认为这是一桩与土地纠纷有关的事件,但在具体关系上显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李学勤和刘桓两先生认为是周、召两家之纠纷。但此观点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矛盾,就是既然在这场土地纠纷官司中以琱生家族失败、召家胜利告终,为什么失败的琱生还要“对扬宗君休”,“作召公尊鍑”,“作朕烈祖召公嘗簋”,这与情理不

5、通。事实上,周、召虽同属姬姓,但却是两个父系大家族,他们血缘关系是比较远的,这从召氏家族成员使用日名制度,可见一斑。我们基本同意林沄先生的观点。  二如何理解“多刺”、“宕”、“勿变散亡”是解释铭文的前提  多刺,刺,指责,如墙盘:“得纯无刺。”《诗·大雅·瞻印》:“天何以刺。”毛传:“刺,责。”《史记·周本纪》“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刺,责备、指责之意。《周礼·秋官·司刺》:“一刺曰讯群臣,再次曰讯群吏,三次曰讯万民。”又《秋官·小司寇》:“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林沄先生认为琱生簋

6、中“仆庸土田多刺”是指止公所拥有的田人之数多次遭到司法方面的调查。是以“刺”有探、侦查、调查之意。  还有如何理解“公宕其叁,汝则宕其贰,公宕其贰,汝则宕其一”,也是正确通读全文的关键。“宕”有超过,超额之意,无相互忍让之意。林沄曰:“郭沫若‘训为放荡,失之空泛。……于本铭当指仆庸土田超额。全句之意是:止公如超额三份,你召伯虎就让他超额两份吧,如超额两份,就让他超额一份吧。’”  既然“刺”有指责、侦查之意,那么就不可能是指两家之事,只有国家有权侦查,只有有影响的大的事件才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指责。

7、因此我们不认为琱生簋反映的是普通的两家的土地纠纷事件,更不认为是周公与召公两家的土地纠纷。  在五年琱生尊铭中有一句“勿变散亡”,为我们正确理解琱生诸器铭文所反映的内容提供了新资料,这句翻译成白话就是:官司涉及的仆庸土田既不要变动,也不要散失。如果是两家打官司,相互忍让,就谈不上“勿变散亡”一语。这显然承认琱生一方扩大地盘既成事实,而国家重新登记予以认可。这应该是琱生一方和奴隶制国家打的一场官司,以琱生一方胜利而告终。  三正确梳理事件中涉及的人物是理解铭文的基础  琱生诸器涉及人物众多,五年簋

8、涉及的人物有琱生、召、妇氏、君氏、止公、弋伯氏、伯虎、我考、我母等9人;五年尊涉及的人物有召姜、琱生、君氏、止[公]、弋[伯氏]、妇氏、有司、朕宗君、召公、召人公等10余人;六年簋涉及的人物有王、召伯虎、公氏、幽伯、幽姜、有司、[弋]伯氏、琱生、宗君、朕烈祖召公等10余人。其中重要人物是琱生、召伯虎、妇氏、君氏、止公、弋伯氏等。在这件官司中,琱生无疑是主角。  召伯虎(召)在五年尊铭文中召伯虎没有直接出现,是以召姜为中心,召姜转达君氏令,对象是召伯虎。  妇氏(召姜[五年尊]、幽姜)应是宗君之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