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想国》心得52

读《理想国》心得52

ID:43564854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1

读《理想国》心得52_第1页
读《理想国》心得52_第2页
读《理想国》心得52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理想国》心得5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与《理想国》会计学院会计1403班包淑術20141905039《论语》和《理想国》这两部文化著作,在中西方历史上传承至今,有着它们独特的魅力,它们分别叙述了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思想,也都在书中描绘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的状态,其中许许多多的思想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都堪称经典。我们从小学习的是《论语》一书,对《理想国》了解其少,但这一次通过对后者更深的理解,关于此两本著作的异同之处,有了一些体会。一、著书形式可是说是文化发展上的一种巧合吧,两本书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借对话来表达观点,引人入胜,读者很容易就能身临其屮,可

2、以对谈话内容有亲身体会。同时,由于对话的口语性,由浅入深,更简单易懂,容易把晦涩难懂的思想通俗地表达出来。而且从他们所处的时期来看,人类的思维能力尚未如此发达,还不能够对世界做出很全面客观的解释时,那么采用对话问答解惑的方式,就更容易表达观点,且逻辑清晰。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发展上的一个共通点。但同时,形式又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论语》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老师回答学生的问题表述的,孔子的弟子记录下孔子的言论,从而宣扬孔子的思想。这体现岀了古代弟子对老师的绝对遵从,对老师的观点不予反驳,以老师的教诲为指导,这便是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环境下的

3、景象。但同样遵从老师思想的柏拉图却不一样,他受到老师苏格拉底批判精神的影响,所以在《理想国》中总是以讨论批判来评述某个观点,有时甚至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结论。这就是西方文化开放思想的体现,柏拉图大概是要告诉我们,实用的思想观点不是掌握在某个特定的人手上,而是要经过讨论,集合众人的智慧才能得出的,所以他没有以苏格拉底之口讲解思想,但这讨论成分更多的形式确实能引发读者的思考。这与现代思想很贴切,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能一味的被动接受,应该用辨证的观点参与思考,共同追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二、治国思想可以说孔子与柏拉图在个人际遇上有很大的相似点,孔子

4、生活的春秋战国吋期和柏拉图的雅典城邦时期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们在社会混乱中都力求创造一个“理想国”,想要回到从前和谐美满的社会,类似“大同”社会。他们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却抑郁不得志,于是都转而著书立说,想要传递自己丰满的理想,他们的目的是那样的一致一一建立以等级制为基础的德治国家。所以二人都分别强调了自己的治国思想,孔子力求以“仁”治国,柏拉图追求以“正义”为核心的“理想国”。《论语》一书中,“仁”出现了109次,有许多不同方面的释义,阐释了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律己治人都应从“仁”出发。治国方针正如《论语•为政》中提

5、到的“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明要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来治理国家,从而得到百姓的支持。而《理想国》中强调的是“正义”——“让真正的哲学家,或多人或一人,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他们将今人认为的一切光荣的事情都看作是下贱的无价值的,他们最重视正义和由正义而得到的光荣,将正义看作最重要的和最必要的事情,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令自己的城邦走上轨道。”[1]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存在由小见大和由大见小的差别。“仁”是由小见大的从个人到国家的外推,《论语》中阐释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列过程,正是说

6、明治国的前提是正己,先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统治好国家。柏拉图说的“正义”则是由城邦正义以城邦正义来实现个人正义,可以称为由大见小。“仁”的概念中,是把国家纳进到家庭、个人中來;“正义”是把个人德性依托于城邦的正义安排。⑵两者对于统治者的选择也是有差别的,《论语》由于对“仁”的推崇,认为统治者是道德化身的圣人,具有高贵的品质来感化大众。柏拉图却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如今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让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⑶《理想国》中“哲学王”的概念明确表达了“理想国”需要智

7、慧化身的哲人,因为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是最有学问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哲学家才有能力统治政体,才能够建立起最理想的国家。⑷三、音乐思想在孔子看来,礼乐文化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所处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乂显得尤为重要;柏拉图也很重视音斥的教化作用,他认为在教育中加强音乐的作用,可以培养出举止优雅、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公民。我们都知道咅乐的熏陶总能让人举止优雅、落落大方,咅乐确有如此强大的功效,能够洗涤内心、升华思想,培养高尚的品质。诚然,二者都认为好的音乐能对人有积极作用,

8、并引导着优秀的品质的养成,但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这一观点仍然不完全一致。孔子认为音乐是达到他的理论体系中最高境界一一仁的标志,具有等级制的痕迹;而柏拉图则认为音乐不能通向他理论体系中的最高境界一一善,只能靠近善罢了,同吋还体现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