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蘑栽培技术

口蘑栽培技术

ID:42647737

大小:123.8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9

口蘑栽培技术_第1页
口蘑栽培技术_第2页
口蘑栽培技术_第3页
口蘑栽培技术_第4页
口蘑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蘑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蘑栽培技术口蘑别名白蘑、白蘑菇等。伞菌科、伞菌属。产于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口蘑子实体伞状,白色。菌盖宽5〜17厘米,半球形至平展,白色,光滑,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稠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白色,长3.5-7厘米,粗1.5-4.6厘米,内实,基部稍膨大。担胞子无色,光滑,椭秋季在草原上群生,常形成蘑菇圈。口蘑性味甘,平。肺、心二经。有宜肠益气、散血热、解表化痰、理气等功效。口蘑是直接食用的名贵真菌,主要品种有白蘑、青腿子、马莲杆、杏香等,其中以白蘑色、香、味最佳。口蘑用来清炖、红烧、做汤均可,其

2、味清香、鲜美,历来为席上珍饯。口蘑菌肉肥厚,质细具香气,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北方草原盛产的“口蘑”之最上品,畅销于国内外市场。口蘑属中有10多种都是味美的食用真菌。目前仍然是中国市场上最为昂贵的一种蘑菇。【口蘑栽培技术要点】一、培养料的选择选择奶牛粪和玉米秸的效果最佳,要求粪草新鲜、无霉变,玉米秸需要揉搓,需要放入一定量的玉米轴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可以加些骡马粪更好,每立方米粪可种12平方米口蘑,每平方米口蘑需要33~35市斤秸草,秸杆需要用生石灰水浸泡后方可堆发,粪的湿度手握刚能溢水为宜,在第一次翻料时需要加入2斤石膏/平方米

3、、1斤磷肥/平方米。二、发酵料的堆建和翻堆选择一个背民向阳地面坚实的场地,第一层铺5寸厚浸泡后的秸草,宽度为2.2米,长度视情况而定,然后再铺一寸厚湿润的畜粪,紧接着再铺一层三寸厚的秸草,秸草上再铺一层一寸厚的粪,依此类推直至1.4至1.5米高,最后一层是以粪压顶呈龟背形。要求在堆制过程中四边整齐垂直,呈车厢状,此时可以量出该堆的体积,每立方米可种5平方米口蘑。堆好后过八到九天进行第一次翻堆,此时料内温度可达75€左右,料堆明显下沉,此次翻堆应加入要求量的磷肥和石膏。翻堆后的堆形尺寸应为宽2米,高1.3至1.4米,长不限,仍呈车厢状

4、。每翻一次,堆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减少0.1米和0.2米,间隔天数减少2天、料堆温度降低3~4°C,翻堆4次便可铺床接种发菌期管理在自然条件下栽培蘑菇,播种时及发菌期的技术要点如下:1、播种时的要求:所用菌种应是无杂菌污染,无虫害,菌丝生长浓壮洁白的优质菌种。凡是菌丝灰暗,吐黄水,菌丝老化的菌种不能使用。气温和料温都在28€以下方可播种。选择低温凉爽的天气播种,可以降低杂菌污染率。2、初期保湿:播种后的料床可覆盖报纸,纸表面喷0.5%的福尔马林溶液,以防止水分从菇床表面蒸发和病菌的胞子等落入菇床。播种后6无内,要求菇棚保湿、微通风,以促

5、使菌种萌发。若菇房保湿差要喷水保持菇房湿度;若温度高或阴雨大气,可在播种后第2至3天选择早晚可窗通气10至15分钟,促进菌种萌发生长。3、中期通风:播种7天后菌丝已基本封面,可打开通风孔加大通风量,即使料面干燥也无妨,以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蔓延。适度吹干料面,不但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还防止料面滋生杂菌。4、后期撬料:用木棍、双齿叉等细短工具撬动料层,主要作用是松动堆肥,排除菌床内废气,改善料层的透气性能,调节菌床的温度、湿度,促进蘑菇菌丝快速生长。撬料措施在发菌期和产菇后期经常采用。播种后10天以后,当菌丝长入料层约一半左右时,用1至

6、2厘米粗的锥形木棒撬料,自料面撬插至料底,间距15厘米左右。2~3天后还可根据菌丝生长情况,再反方向撬料一次,同时加大通风,以改善料内通气状况,促使菌丝迅速向料层深部伸展。5、“吊菌丝”:在覆土之前把蘑菇菌丝从菌床的表面之下,较快地引生到表层来叫“吊菌丝",一般采用调水增湿的措施来实现。例如,在菌床覆土前对干燥的料面适度喷水,可使料内菌丝返回料面蔓延生长,这叫“吊菌丝”。菌床覆土后,对上层适度调水,以促使堆肥菌丝长入土层,这也叫“吊菌丝”6、注意事项播种后的菇房温度以22-251适,如果气温升到28€以上,则必须通风降温。具体要求是

7、:(1)通风降温。发菌期除最初3至6天采用不通风或微通风外,其余时间菇房都要保持较大的通风量,以控制菇房的室温和料温,降低菇房的湿度。当室温超过281以上时,菇房门窗及拔气筒在早晚、夜间都要全部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灼伤菌丝(2)先湿后干。发菌期要先湿后干,除最初几天需要保湿外,其余时间菇房的湿度和堆肥表面湿度要保持偏干的状态,即播种后于菌丝封面前6至7天,菇房空气湿度控制在75%左右。非必要时,料面一般不直接喷水。菌丝封面后,菇房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堆肥表层保持较干状态,手触摸料面略有刺手感觉。播种后至覆土前。要对菇房和堆肥内温

8、度、湿度做到心中有数,调节措施要有效;要对蘑菇菌丝的生长情况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至3天蘑菇菌丝就应呈萌动状态,用手电筒或照明灯照射菌床表面,若接种块己长出白色绒毛菌丝,则说明菌种己恢复生长。播种后大约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