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776575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深度对话,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深度对话,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内在力量。课堂,是聆听学生声音的地方,是尊重学生内在发展的场所,是让学生成为主人的园地。数学课堂上的对话,应当致力于促进学生更积极的去思考,即因学而思,因思而辨,因辨而慧。学生自由的阐述自己的见解,倾听同伴的思路,学生在思考、辨析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一、在等待中对话,让思辨有空间 数学课对进行完满的智育能够提供特别广阔的可能性。有意义的课堂对话推进的前提是学生充分的思考,所以要将课堂节奏适当“慢”下来,相应加强学生动手、思考和感悟的实践,先让学生思考、感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论证”的过程,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越是看上去简单的
2、知识,越要让学生亲身感悟,从中获得“如何思考”的体验,在此基础上在推进数学对话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正如张齐华老师有这样的教学艺术: 师:生活中用到小数了吗?我们要学会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王阿姨买西瓜) 先出示:王阿姨错误的计算,8.6×3.2=23.4,你能看出问题吗?(此时已经有反应快的学生举起了手,但张老师并没有着急让先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等待越来越多把手举起来的学生。) 生1:两个乘数都是一位小数,算出来的积也是一位小数,末尾又没有出现0,需要验算一下。(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张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并没有着急验证。) 生2:积不可能比24小。
3、 再出示:王阿姨儿子没有写竖式,而是这样计算,你能看懂吗?(24+1.8+1.6+0.12=?) 此时学生脸上表情就有点丰富了,但都安静地思考着,还有部分学生在纸上验算。张老师并没有再说什么话语,也在静静地等待着。当有学生说出,可以画图联系的时候,张老师及时地补充:“数字和图形结合在一起,将会更加奇妙。”这引导的对话,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学生的思辨能力像水纹一样,散开着…… 最后出示:科技现在很发达,营业员阿姨用计算器算,可是计算器出了一些小问题,哪个按键坏了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呢?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 课堂笑声、掌声不断,教师和学生之间氛围
4、也是轻松愉快的,交流很是舒心。张老师机智幽默,一点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交谈之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 二、在师生同呼吸中对话,让思辨走向深入 1.与同学一起学习,思考、分析、判断,体现学会学习。 良好的沟通技能不是一张嘴就会的,比如有的学生能够流畅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却不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有的学生发现他人课堂上说错了,会幸灾乐祸等。课堂上组内全身心对话交流,有利于产生互惠的协作――相互信任、鼓励、接纳,眼光就会向更远处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小组对话: 其中“儒雅小组”讨论设计的计算题并说出理由: 7.5×3.77.5×0.756.5×4.4 “首先第一道
5、单数乘单数比较难算,会考虑进率的问题,想得多容易出错;第二道题想考考大家进率考虑周不周到;第三道题设计的稍微简单点,之前两道题做蒙了之后思维有点混乱,做道容易的题目。” 2.与同学一起研究,辨析、想象、迁移,体现理性思维。 张齐华老师在这一节课当中,多次出现这样的话语,“四人小组,琢磨琢磨,互动交流”,课堂给予小组充分多的时间。这才有了学生误打误撞设计出出彩的计算题――6.5×4.4。张老师问组长考虑到积的末尾出现0,可以省略不写的情况了吗?组长却很直白地说没有考虑这么多,却让现场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了。张老师“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回答,也是对学生表示鼓励。
6、3.与同学一起实践,发现、质疑、探索,体现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张老师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里的主人公。 对话一: 师:接下来,你们有两种选择,仔细听,第一种,张老师出题给你们做;二是四人团队,出三道计算题。你们愿意选择哪种? 生:第二种。(异口同声) 师:好!既然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请听清张老师的要求。一是最多涉及两位小数,二是思考你们为什么这样设计? 对话二: 师:(师再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计算较难的题目,学生没有算出结果。)现在依然有两种选择,一是把题目呈现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二是你先猜想一下,哪
7、儿会出现问题导致算不出结果? 生:第二种(异口同声,四人一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同学之间面对面、积极地交流。互帮互助、全力支持、互相激励,同学之间对话的、非对话的活动就能够作为学习成果的反馈来运用。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白,大家的思考是相互影响的,对解决课堂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在生生互动中对话,让思辨走向清晰 师:小数乘小数到底该怎么计算呢?你有方法了吗?有的同学提炼出的方法是很具体的,有的是很高层次的,这取决于你们4人小组讨论的深度,带着这个问题,4人小组再好好商量下! 生1:列竖式末尾对齐,从个位开始算,一次往前进位。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