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7174

大小:101.1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5-01-03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全国名校高二上学期《选择性必修①+选择性必修②》模块测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①+选择性必修②。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地失去北面一塞。元代的区划设计旨在()A.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C.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D.促进各地的交流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地失去北面一塞”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的区划设计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不利于地方割据势力的增长,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B项正确;这一设计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排除A项;这一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和促进地方各地的交流发展,排除CD项。故选B项。2.清朝考核制度规定: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大计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这说明清朝考核制度A.注重道德评判B.流程相对严密C.彰显政府职能D.便于人才选拔【答案】B【解析】 【详解】据材料“凡京察三品以上官员和各省督抚,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院查实,题列引见,以备敕裁”、“自最基层的州县起,经抚道司到督抚,最后呈交吏部”可知,京察的官员先行自陈,然后经吏部、督察员查实;大计则自最基层的州县起,逐级审核,最后呈交吏部。说明清朝对官员考核的流程相对严密,故B选项正确;材料只说明考核的流程,并未说明考核的标准,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考核流程的严密性,而不是彰显政府职能,C选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清朝对官员的考核制度,而不是选拔人才,D选项错误。3.中共成立后,就实现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进行了不懈探索,具体内容见下表。时期制度名称国民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解放战争时期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下对表格内容表述正确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具有广泛代表性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都具有独创性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萌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注意建立具有广泛性的人民代表制,由此可知,建国后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对之前继承和发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都具有广泛代表性”中的“都”表述绝对化,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团结及苏维埃代表制度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不能说是独创性,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而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性质,排除D项。故选C项。4.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包括帖经,诗赋、策论三场。第一场要求对儒家经典(治国安邦之道)十分熟悉;第二场要求文学、文化素养;第三场要求能对现实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这一做法 A.使古代科举制度趋于完善B.有利于选拔实用型人才C.有利于社会尚学风气形成D.凸显选拔制度公平公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唐代进士科考试的三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在选拔官员时,要求他们熟悉治国安邦的道理,有文学素养,能对现实重大经济、政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B选项符合题意。唐代进士科的三场考试不能证明科举制度在考试、选拔、录用等都已经趋于完善,A选项错误。进士科举行三场考试的做法不能直接推动社会读书尚学风气形成,C选项错误。进士科举行三场考试的做法,无法体现选拔的“公平公正”,D选项错误。5.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制度。这体现的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A.官纪严明,待遇优厚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C.严格考核,晋升唯功D.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方各国几乎都用立法的形式把考试的内容、方式、条件、机构等方面固定下来,形成制度”可得知西方国家把考试的各方面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这样有利于文官选拔时的公开公正,实现择优录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纪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官的政治立场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文官考核和晋升,排除C项。故选D项。6.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A.汉朝出现了律令儒学化的趋势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C.汉朝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汉朝时期的法律影响,汉朝出现了律令儒学化的趋势,A项正确;“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没有体现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排除B项;“春秋决狱”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色彩,排除C项;“春秋决狱”受儒家思想影响,不是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排除D项。故选A项。7.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境内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 确认了荷兰、瑞典的独立国地位,还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该和约确立了A.促进德意志统一的原则B.国际关系应遵守的一些准则C.民族自决与独立的权利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B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只是承认了德意志境内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1871年德意志才完成统一,排除A项;民族自决不属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但没有确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8.坚持程序公正是近代西方司法实践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为了保证程序公正,西方国家的普遍措施是()A.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B.注意保护个人权利C.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D.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C项正确;为了保证程序公正,西方国家的普遍措施是建立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ABD项不符合材料,排除ABD项。故选C项。9.1947年5月1日,内蒙古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了选举,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宣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这一事件()A.树立了少数民族解放斗争成功的范例B.加速了内蒙古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C.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被纳入法制轨道D.成功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于1947年5月1日批准在刚刚解放的内蒙古地区成立了自治区,为国内少数民族解放斗争树立了成功的典范,A项正确;1947年,内蒙古尚未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历史阶段,排除B项;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被纳入法制轨道,排除C项;D项中“成功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A项。10.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以“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中国梦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这表明中国A.积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推动合作共赢C.借助传统智慧,展示世界大国风采D.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外交的基本立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中国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可得出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根据“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可得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合作共赢,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反对霸权主义,排除A项;没有体现传统智慧,排除C项;国际合作不是基本立场,排除D项。故选B项。11.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A.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B.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其基本特征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C项正确;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是建立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条件,而非基本特征,排除A项;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内容及规定,而非基本特征,排除B项;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排除D项。故选C项。12.春秋时期,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是基层管理的基本办法;战国末期,以户为单位的户籍管理办法在各诸侯国得到大力推广;至汉代,户口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财产等项目——载入户籍,称为“编户齐民”。以上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向基层蔓延B.土地兼并被有效抑制 C.宗法血缘关系的加强D.小农经济的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编户齐民”把农民编入国家户籍,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控制,也反映了小农经济逐步形成,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君主专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B项;把农民编入国家的户籍,与宗法血缘关系的加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钱乘旦先生在《寻找他山的历史》中写道:“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措施是A.大力发展垄断组织B.构建国际贸易体系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实施区域合作战略【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福利制度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一种社会政策,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矛盾激化而采取修正资本主义制度的措施,C项正确;大力发展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构建国际贸易体系属于殖民扩张时期的措施,排除B项;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属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14.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A.手工业的不断发展B.人类由迁徙到定居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装变为食物生产者,有了农业生产带来了人口增长率的提高,所以主要原因是农业的形成与发展,C项正确;人来早期的生产生活中,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和手工业关系不大,排除A项;人类由迁徙到定居是人口年增长率提高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根据所学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装变为食物生产者,不在是采集和渔猎,排除D项。故选C项。15.中国引进美洲作物,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等经济作物,总数超过了20种。这些外来作物的引进对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       ) ①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种类②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③有利于充分用地和养地④提高农产品商业化程度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外来作物的引进丰富了中国农产品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的结构,改善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充分用土地,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外来物种的传入并没有改变明清时代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不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因为②不符合题意,④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6.1950年,法国农民拥有拖拉机约有13.7万台,到1970年时已增加到137万台,联合收割机的数量在1950年时只有4900台,到1970年时已达到16.5万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法国()A.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B.政府重视农业机器使用C.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D.粮食安全问题得到解决【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50年,法国农民拥有拖拉机约有13.7万台,到1970年时已增加到137万台……”,可以看出法国农民拥有的拖拉机以及联合收割机数量增长迅速,说明法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不能说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农业机器的投入状况,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粮食安全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7.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飙升至10000亿元。如智能化炒菜锅,将准备好的主料、配料和佐料全部一次性投入,设定程序后,自动熟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自动炒菜,无须看管。由此可见()A.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B.高新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C.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D.智能化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自动熟油、自动翻炒、自动控制火候,自动炒菜,无须看管”,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方便了人们生活,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未涉及高新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科技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不是人们的需求对科技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体现对生活的影响,但未涉及对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8.下图是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的高转筒车形制。若水流湍急,将水中圆轮安在水流速大的地方,水轮安有受水板,当受水板受到急流冲击时便旋转起来,带动简索围绕两圆轮转运,完成引水上高岸的工作。这一装置的使用()A.使精耕细作农业出现B.根本改变了农业动力C.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D.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带动简索围绕两圆轮转运,完成引水上高岸的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转筒车可以引水上高岸,便利了农业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D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早于元代出现,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农业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粮食产量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9.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中指出“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下列各项中,对应工业革命最后层次的是A.瓦特改良蒸汽机使用B.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建立C.流水线生产的广泛应用D.英国第一部《工厂法》的颁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可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第一部《工厂法》的颁布,对工业进行规范性的指导生产,属于最后一个阶段,D项正确;A项属于第一层次,BC项属于第二层次,排除ABC项。故选D项。20.明代的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分布着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粮食业市镇、盐业市镇、笔业市镇、冶业市镇、海运业市镇等,不仅是财赋重地,而且是农工商各业发达的经济重心。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发达的市镇网络把各市镇联成一体,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这表明明代()A.市镇经济专业化发展B.城市经济职能进一步扩大 C.全国性统一市场形成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分布着丝绸业市镇、棉布业市镇、粮食业市镇、盐业市镇、笔业市镇、冶业市镇、海运业市镇”,可以得出,明朝时江浙一带的市镇,每个镇之间经营的商品呈现出专业化特点,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明代市镇和城市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江浙一带的市镇,没有提其它地方,也没提到全国性统一市场,排除C项;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是指个别地区出现雇佣关系,但雇佣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1.2022年美联储在6月、7月以及9月连续3次加息75个基点,利率由1.75%达到了3.25%,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欧元、英镑、日元等经济体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B.世界金融体系亟需调整C.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薄弱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美元加息,“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说明了世界金融体系还不完善亟需调整,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元不断加息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不利影响,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受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因素,排除C项;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彻底崩溃,排除D项。故选B项。22.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之一,最初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约公元前11050年,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这表明A.气候因素导致农业出现B.农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C.人口增多推动房屋变迁D.叙利亚是黑麦的发源地【答案】B【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在采取农业种植之后,阿布胡赖拉从最初的定居聚落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格成单层的泥砖房,这说明农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项正确;气候因素导致了农业种植在当地的出现,但农业革命的出现并不是因为气候,排除A项;房屋变迁是因为农业种植的出现,而非人口增多,排除C项;材料内容只能说明叙利亚的阿布胡赖拉是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之一,并不能说明叙利亚是黑麦的发源地,排除D项。故选B项。23.下表为两个不同时期中国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增长情况。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中国()规模数1964~1980年1980~1989年城市数增长幅度城市数增长幅度大于200万53.59724.16100~200万810.95825.4150~100万1814.893028.4720万~50万4323.557034.2210万~20万5126.786244.91小于10万4238.104670.39平均167158722331.63A.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建设体系B.改革开放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C.社会主义建设以城市化为中心D.城乡间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80~1989年中国各规模城市人口相比于1964~1980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B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城市建设体系的情况,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城市化建设只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排除C项;仅从材料反映不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24.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旬距昆明659公里,山高陆深,经济落后,但投资2.56亿元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调()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产业转型升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是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25.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黄帝内经》指出“天赋地载,万物悉备,莫责与人。”这说明中医药学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B.立足社会实践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D.利于健康养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灵之苦”“万物悉备,莫责与人”可知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宗旨是减轻人的痛苦,治病救人,蕴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A;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医药学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体现立足社会实践和利于健康养生,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中医药学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排除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西欧中世纪村庄有自身长期形成的习惯法即村法,有自身的权力机构村民会议。村头足庄园直领地的实际管理者,也是整个庄园-村庄混合共同体的关键人物,他须经村民选举产生,如遇领主阻挠,村民甚至不惜以集体拒服劳役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坚守自己的权利。村民按照财产多寡分摊政府税款,庄稼收割后穷人和妇女优先捡拾麦穗。村庄共同体以地域而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具有共同理念、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摘自侯建新《西欧中世纪乡村组织双重结构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特点与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中世纪村庄共同体的主要职能。(3)根据材料一、二,简析古代中国乡约组织与西欧村庄在基层治理上的不同之处。 【答案】(1)特点:以宣讲“圣”为重要内容;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传播。(2)主要职能:村民自治;征收税款;济贫互助;(3)不同:乡约组织以教化为主,西欧村庄以法治为主;乡约组织服务于皇权,西欧村庄具有民主自治色彩。【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可知,以宣讲“圣”为重要内容;根据材料“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可知,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作用:乡约制度宣扬教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根据材料“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可知,有利于发展生产;乡约制度宣扬的是儒家文化,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主要职能:根据材料“西欧中世纪村庄有自身长期形成的习惯法即村法,有自身的权力机构村民会议”可知,村民自治;根据材料“村民按照财产多寡分摊政府税款”可知,征收税款;根据材料“庄稼收割后穷人和妇女优先捡拾麦穗。”“村庄共同体以地域而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具有共同理念、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可知,济贫互助.(3)不同:从乡约组织的内容可以看出,乡约组织以教化为主,西欧村庄以法治为主;从管理模式看,中国古代乡约组织服务于皇权,西欧村庄具有民主自治色彩。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时期概况春秋战国、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的是调查制,秦朝开始转为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称为“案比”,之后登记载册汉代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汉代后期,出现大量流民,豪强隐匿人口,户籍信息严重失真魏晋南北朝南朝用鼓励修订家谱的办法来替代户籍登记;北朝僧尼专门设僧籍,免除其一切课役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素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代宋朝时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为管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设立临时户籍明清明政府使用黄册作为正式的户籍。黄册编制程序更为严格,内容更为详尽,每十年编制一-次。清初延用黄册,后改为人丁编审。雍正年间,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保甲制度——整理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提取上述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与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关系。【答案】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国家需要掌握人口数据,以方便征收赋税,对户籍的管理总体趋势严格的角度回答;从汉代后期、北朝政治动荡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对户籍的管理(列举具体户籍制度)也较松懈角度回答;从秦、汉、隋唐、宋、明清政权稳定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趋向严密,对户籍的管理(列举具体户籍制度)也较严苛的角度回答。从分裂走向统一,新王朝就要在全国范围内重新统计人口,加强户籍管理(列举具体户籍制度),以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的角度回答。户籍制度折射了不同时代的国家制度,是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综合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国家需要掌握人口数据,以方便征收赋税,对户籍的管理总体趋势严格。根据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的特点和趋势等信息进行阐述,说明户籍制度折射了不同时代的国家制度,是古代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趋于成熟。宋代皇室南渡使北宋时期的京菜(河南菜)与六朝以来发展的江浙菜交融汇合。各地大量难民与皇家贵族的集中促使高、中、低档饮食都有了广大的市场,加之中国人缺少世界许多民族都有的宗教饮食禁忌,因此国人天上地下水生陆长的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丰富的食物种类,加之各地域各阶层东西南北上下尊卑的饮食“亚文化”的综合,最终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艺术。——摘编自秦晖《思无涯,行有制》材料二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但到18世纪60年代,小麦已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同时,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社会下层主要以面包作为主食,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主食则包括了蔬菜骨头汤、烤羔羊肉、烤牛排、冷牛肉沙拉等其他食物。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因此发生变化,烤面包长期以来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到19 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却只有一半居民自己烤面包。如果说法国人是吃得多而喝得少,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便相反,他们把喝看成是餐桌上主要的事。——摘编自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中国菜”趋于成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后英国“饮食”变化的原因。【答案】(1)影响: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推动了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南宋市井文化的发展。(2)原因: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小麦产量提高;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在拉大;新型消费观念的形成。【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最终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艺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经济、市井文化等角度进行概括。【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但到18世纪60年代,小麦已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小麦产量提高;根据材料“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根据材料“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因此发生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的消费习惯、消费观逐渐形成。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最早为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隋朝在统一后,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利用旧有渠道和天然河流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随着南方地区越来越重要,元朝定都北京后,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运河,改道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摘编自新华网《大运河文化的灵魂》材料二1814年,史蒂芬森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825年,英格兰的史托顿与达灵顿铁路成为第一条成功的蒸汽火车铁路。后来的利物浦与曼彻斯特铁路更显示了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重视,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并出现了一些横跨大陆的国际铁路干线。伴随着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以后,亚非地区也兴建了铁路,初步形成了环绕世界的铁路网,至1890年,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到61.7万公里,欧洲和美洲占总长的近90%,亚洲3.4万公里,非洲仅0.9万公里。——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反映出了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世界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得到发展的原因。【答案】(1)信息:国家从分裂到统一;南北联系的加强;政治中心的转移;经济重心的南移。(2)特点:从欧美扩展到世界;从国内线路发展到国际干线到铁路网;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持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殖民扩张的需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铁路运输自身的优势。【解析】【详解】(1)信息:根据材料“隋朝在统一后”可知国家从分裂到统一;根据材料“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可知南北联系的加强;根据材料“随着南方地区越来越重要,元朝定都北京后,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运河,改道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可知政治中心的转移;经济重心的南移。(2)特点:根据材料“伴随着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以后,亚非地区也兴建了铁路,初步形成了环绕世界的铁路网”可知从欧美扩展到世界;根据材料“出现了一些横跨大陆的国际铁路干线”可知从国内线路发展到国际干线到铁路网;根据材料“至1890年,全世界铁路总里程达到61.7万公里,欧洲和美洲占总长的近90%,亚洲3.4万公里,非洲仅0.9万公里”可知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原因:根据材料“1814年,史蒂芬森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可知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和交通工具的革新;根据材料“伴随着殖民扩张”可知殖民扩张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铁路运输自身的优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