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

ID:46833853

大小:7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1页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2页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3页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4页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博弈研究及对策探究摘要: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运用博弈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博弈,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演化规律,得出在当今考试机制下学生作弊是一种必然趋势的结论。据此,从学生和老师二个方面提岀建立考试诚信机制的策略方法,以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关键词:高校考试;学生;老师;博弈一、前言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是高校的一个通病,每场考试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一现象。考试作弊行为指的是在监考者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时,参试者通过不正当途径参试、考核过程中在考核不允许

2、的范围内寻求或者试图寻求答案,与公平、公正原则相悖的行为。本文试图从博弈(gametheory)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进行理性分析,从而为减少这一现象提供一种对策建议。二、研究现状目前对于考试作弊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停留在宏观层次,侧重于主观的定性分析,主要从道德层次来透析考试作弊的原因。如邓希冯、刘列认为,考试作弊受两大类因素影响,个人因素中个体的人格特征、动机取向、自我效能感、学习成绩、道德水平以及情境因素中的课堂目标结构、教师教学质量等都会对作弊产生影响。李鸿雁认为,考试作弊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严重表

3、现,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消除考试作弊则迫在眉睫。总体来说,当前关于考试作弊行为微观层次的研究不是很多,缺乏定量分析,且绝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学生的视角,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考试行为的另一方——老师的因素。事实上,考试作弊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师生之间不断适应和动态调适的复杂演化过程。既有学生的内在因素,又有老师的外在因素。本文应用演化博弈的思想和方法,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博弈模型,分析考试作弊行为的演化规律,提出建立考试诚信机制的策略方法。三、考试作弊原因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唯物辩证法认为,

4、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没有外因的刺激,内因就无法起到作用,双方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高校考试作弊现象最根本原因是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外界的诱惑抵制力不够,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必要的正确是非观念,对考试作弊有一种依赖侥幸心理。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到处寻找捷径,动歪脑筋,不惜抛弃诚信。根据唯物辩证法,要想杜绝高校考试作弊,除了大学生的自律内因外,还必须从外部原因找到推动力。事实上,大学生的自律,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依靠外部的各种监督。只有这样,诚

5、信考试才能够做到内外兼修,实现和谐的社会主义校园环境。本文从师生双方博弈的角度人手,主要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导致高校考试作弊现象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博弈分析本文试图从演化的博弈角度,分析学生考试诚信的树立离不开内外双方的有效约束,只有这样,学生考试诚信才能成为一种长效的最优化选择。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的目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具有个体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主要研究行为和利益有相互依存性的经济个体的决策和相关均衡问题。尊弈论的主要研究

6、方法是把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体的冲突与竞争抽象概括为某种简化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当一个主体例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也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当将交易看作双方的策略行为时,对于各方的策略选择,可以通过博弈模型,分析交易双方的行动动机,并通过求解,确定交易的绩效。(-)基本假定假定一,监考老师认真监考的成本C1(清理、巡视考场,留意学生,发现舞弊现象的后期处理,恶化与学生关系);认真监考的收益R1o(现实学校生活中,老师认真监考的收益很小,除了相应的和其他老师

7、一样的监考费外,基本没有额外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认真监考发现作弊学生后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善后工作。)假定二,不认真监考的成本C2(被巡视发现批评、通报、纪律处分、内疚)o不认真监考的成本也很小,如果不是发生什么重大的责任事故,学校对老师的惩罚也就是通报,纪律处分,实际上都流于形式,故C1>C2;监考老师不认真监考的收益R2(更多的闲暇时间支配:聊天、看报纸、玩手机等,学生及格率提高,博得学生喜欢),故R2>R1O假定三,学生诚信考试的收益G1(内心不准备作弊,所以只能破釜沉舟一心做好答题)b假定四,学生舞弊考试

8、的收益c2(舞弊及格后不用重修,有资格评选奖学金,竞选干部,有保研的资格,简历光彩),故G2>G1O(二)博弈分析在上述假定条件下,本文先对两种拟定的极端情况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就考试行为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即老师认真监考和不认真监考下学生所采取的诚信和作弊二种应对措施。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两种情况存在的可能性都非常小。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