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ID:46718731

大小:991.07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9-11-27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_第1页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_第2页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_第3页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_第4页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前言佛說「緣起甚深」,正因其深奧,致使大部分的人無法洞悉因緣法則。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對阿難的開示,至今依然真實如昔。佛教的核心──緣起,是如此難以理解,因而成為人們嚴重誤解與扭曲佛法的癥結。本書中,佛使尊者將這些誤解的根源挖掘出來,並將其置於嚴謹的慧光下細察分析。這些根源雖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時代,然而最早的文獻記載,卻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覺音(Buddhaghosa)的論集中發現的。許多上座部的正統教說,可說是建立在覺音解說的基礎上,且把覺音對緣起的誤解當作標準,因此使真理變得混淆不清。

2、簡言之,覺音是從亙貫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立場來解說緣起。過去世的無明與行(意志性的活動)引生現在世,在現在世中承受過去所作所為的果報。這種過程決定了我們現世的煩惱(愛與取),且不斷輪迴而導致未來世中的生與苦。佛使尊者仔細檢查這種解說,並提出重大疑問:如果佛陀教導無我(anatta),那麼自一世轉移到另一世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卻在另一世,那麼我們要如何踐行在此生此世即可獲得利益的方法呢?正確地瞭解緣起非常重要,它會使我們認識到「我」這個觀念,是依存於各種不同的因緣條件而生滅,讓我們從

3、「有個永存不滅的我」的謬見中解脫出來。根本沒有任何「我」的存在,只有「我」的想法在無明所掩蔽的心中相續生起,無明的心被這些相續不斷的生起所矇,而耽迷於以為「有個永存不滅的我」的幻相中。然而,誠如佛使尊者所指出的,佛陀教導緣起是為了幫助我們看穿這些幻相。而貫通三世的緣起說,意味著有某種可從這一世跑到下一世的東西存在,這樣就與佛陀的教導恰恰相反,事實上,它反而破壞了佛陀的教導。佛使尊者對緣起的解說方式有強力的後盾作為憑藉,他避繞各種論集,而直接回到原始巴利經文,探尋資料的源頭,並時時著眼於如何使教生活中的源

4、起理切合實用,讓真正想於此生此世滅苦的人能夠實踐。緣起其實是苦的詳盡分析,包含苦的生起、止息及滅苦之道。透過對因緣法則的瞭解,我們可清晰地看見踐行之道:專注於當下的觸,將可引生智慧並防止苦的生起,因為苦的生起及止息的各種成因均存在於當下。當無明掩蔽了心,苦就生起;而當正念與智慧調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時,苦就止息。這樣的緣起是可實際應用的,因為其因與果均存在於我們所可及的今生今世。然而,若像覺音所宣說的,苦的因是存於過去世,那麼要在此世解脫痛苦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因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對所有認

5、真的佛教學習者,本書相當重要。一般人對緣起的誤解就像躲在壕溝中般難以察覺,本書深入地加以澄清,並引領我們回到巴利經文中親見佛陀的原始教導。感謝本書譯者StevenSchmidt及SublimeLifeMission允許我們再版這本有價值的書。希望本書能釐清關於這個重要教義的混淆,並透過對苦的本質的清楚呈現,幫助所有人解脫痛苦且發現永恆的寧靜。學習緣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原本我決定為《法音集》裡的《佛說緣起》一書作序並加以解說,但是由於身體狀況不佳及其他各種條件不具足而無法完成。然而運氣還不錯,我所要表達的

6、內容已經在另一本書中了,它可以很圓滿地代替我所要寫的序文,那本書即是《法音集》第七冊【譯註一】。我再次修改,以便讓讀者更容易瞭解。另外想要向各位介紹的是,《法音集》第二冊《依緣性》(Idappaccayata)的內容對於要學習緣起(Paticcasamuppada)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實際上,兩者是一致的,只是解釋上有廣狹的不同罷了。以下的理由可以說明學習者必須要用本書做為學習緣起的基本原則。【譯註一】【法音集】第七冊為《深深瞭解佛法真義》(Osaretabbadhamma),《生活中的緣起》即是譯自

7、該書的第十一章<實修止息緣起法的原則>,內容傾向對傳統緣起教法的批判,佛使比丘於此章中論說緣起並沒有貫通三世,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法寶影音網站編輯2生活中的源起緣起甚深緣起是佛教徒必學的重要課題,正如巴利經典《長部》等誦經【譯註二】所記載:有二種正等覺者所善說的法,是諸比丘所應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一、處善巧(ayatana-kusalata)。二、緣起善巧(paticcasamuppadakusalata)。【譯註三】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必須盡力互相幫助以正確瞭解緣起,這樣將能

8、為我們自己與宗教帶來利益,也為人、天二道帶來安寧。尤其我們佛教徒之間應該努力建立共識,以消除紛爭,因為意見分歧會引生踐行緣起的問題,我們必須利用任何可能的方法來幫助彼此達成共識。在此所作的闡釋,不是企圖製造紛爭;相反地,是要消除教緣起的老師和學緣起的學生,以及其他想研究緣起的人之間的爭執。緣起非常深奧,正是佛教的核心或精髓。因為它本身非常深奧,所以必定會引起某些問題,這些問題甚至會反過來危害佛教,致使佛教徒無法從這核心的教法中受益。阿難尊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