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ID:14336779

大小:5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28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_第1页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_第2页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_第3页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_第4页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摘自:*[1]《给人类的一本手册》[2]《启开真理的智慧》黄国清译大林精舍倡印[3]《菩提树的心木》郑镇煌译慧炬出版社[4]《出入息观修持法要》哲智明陀比丘译圆光寺印经会印行*[5]《一问一智慧》*[6]《解脱自在园十年》[7]《生命之囚》佛使比丘著香光书乡编译组香光书乡出版社CCC@01/31/95哪个地方有执著,那儿就有束缚,不论是面或负面的束缚,两者同样都会捆绑人。只要执著事物为「我」或「我所有」,便会产生系缚,而人一旦陷入系缚之中,就好比身陷囚狱一般了。[7]P

2、.16我们学习佛法,修持止观就是为了要摧毁执著。[7]P.17Upadana(执著)必须将英文中依恋附著(attachment)、黏著的(clinging)及紧握的(grasping)三个字的意思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确切表达的涵意。如果要知道佛教的核心,只需要学习断除执著,只需要学习这件事,你就会了解佛教的本质了。[7]P.20我们实在无法从经典、技巧,或各式各样的教义中学到如何断除执著,我们必须在执著的本身,也就是在囚牢或苦中学习,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7]P.21对事物喜爱(憎恨或厌恶)的程度有多深,

3、则因执著升起的囚牢便有多大的束缚力,这是属于正(负)面的执著。[7]P.23就本质来说,修习止观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摧毁囚牢。[7]P.24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遵行自然法则而不起执著,那么不论做什么都不会感到苦。[7]P.25「自我」就是囚牢,每一种囚牢最后都可归因于「自我」,因为执著自我,又产生「我所有」,这就是真正的囚牢,也是造成囚牢的罪魁祸首。[7]P.35生命本身是囚牢;本能是囚牢;六根是囚牢;迷信是囚牢;道场是囚牢;师父是囚牢;神圣是囚牢;善是囚牢;见解是囚牢;清净是至高无上的囚牢,拔除我执即是

4、自囚牢中释放。[7]P.23-35专注观呼吸的目的是要去除我执,唯有完全排除对自我的执著,才能究竟、完全地止息苦。[7]P.36「一次次的『生』是一次次的苦」「彻底调伏『我慢』是无上的喜悦」这里的「生」很明显地,就是指我慢(asminana)的升起。[7]P.39任何时候只要有「我」、「我所有」的念头,当下就有「生」、苦与轮回。如果外在环境美好,以致「我」没有升起,内心就呈现安详,这就是一向涅盘,是一种短暂的涅盘,是涅盘的「样品」,它寂静、清凉。[7]P.44渴爱为母,无明为父,这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我」

5、的「生」,也就是说「我」的「父母」是无明、渴爱、执取等。[7]P.40,[2]P.83一个人的内心升起「我是什么」,而他能觉察这个念头的升起,这就不是一种「生」;相反的,如果他迷迷糊糊地不能觉察,就是「生」。[7]P.47「涅盘」在日常语言中,指的是某种炙热的东西冷却下来;依法的语言,涅盘是指消除烦恼。依日常语言,「空」的意思是没有任何物质;依法的语言,是指没有「我」、「我所有」的意识。[7]P.41,[2]P.58,[2]P.71如果内心不执取「我」、「我所有」,而能清清楚楚(保持觉醒),那么所有的工作

6、,甚至包括繁重、污秽的工作都将充满乐趣。[7]P.50不要有「我」、「我所有」的念头,轮回就没有机会出现,内心就会保持在原有的涅盘境界中,直到完全习惯于涅盘,不在变化,这就是圆满的涅盘。[7]P.51直接便捷的修行方法(佛教的核心),就是在于持续缜密地观照心念,不让它出现轮回的状态,而维持心原有的涅盘境界。[7]P.50如果因为「我」、「我所有」的念头而焦虑焚心(无谓的愚疑、精神上的饥渴、恐惧怯懦)当下他就身处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7]P.55,-[2]P.67佛陀所说的法可以简单归纳为:「不要执

7、著任何事物」,其意义就是叫人不要把任何事(物质、境界、行为、精神状态、行为的结果)执著为「我」、「我所有」。[7]P.67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的一小段经文,是圣保罗把耶稣的教义归纳后的简短教诲:「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哭泣的,像不哭泣;欢笑的,像不欢笑;购置的,像未拥有什么;享受世上财富的,像没有尽情享受。」[7]P.62「定」是心思持续集中在一个物体上;「慧」是看到事物的特徵和真正本质。将两者合一叫做「禅」。[2]P.7去做某事的自我控制就是戒,灌注自己的心思于那件事上就是定,清楚明白的了知就是慧。[2

8、]P.11事实上,我们持戒就是要帮助修定,修定就是要帮助慧的开发,如果三者分离只修习其一,是没有成功的机会的。[2]P.8佛教里只有缘起,每一件事物直接且绝对地符合缘起律,没有任何神奇的和神圣的事,如果你不了解这点,向青蛙扑水这样的小事情,将会继续地惊吓你。[2]P.9这一边有满足,另一边就有不满足,谁能看到生活就好像于恒常被左右掴来掴去,谁就开始能够正确地观照,并能开始用有用的方式去观照。[2]P.22得,我们被掴向一边;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