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

ID:46693212

大小:15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26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_第1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_第2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_第3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_第4页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细菌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十单元细菌感染第一节伤寒一、病原学伤寒杆菌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均是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伤寒可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H常牛活接触、苍蝇9嶂螂等传递病原询而传播。(三)人群易感性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第二次发病者(约2%)。三、病理解剖特点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性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第2周肿大的淋巴结发生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呈长椭恻形与肠的长轴平行)。若波及病灶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导致肠穿孔。第4周后溃疡逐渐愈合,不留

2、瘢痕。【真题库】4.伤寒患者最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部位是在A.回肠末端B.升结肠C.乙状结肠D.肝、脾E.心、脑答案:A四、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10-M0o典型的临床经过可分为4期:(一)初期(侵袭期):病程的第1周。起病缓慢、发热、常伴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和咳嗽等(全身症状)。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样上升。可在5—7天内达39〜40°C。(二)极期病程第2-3周,并发症多出现在本期。1.高热稽留热为上耍热熨,少数对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发热持续10-14Ho2.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以腹泻为主,右下腹可有轻压痛。3.神经系统症状:与

3、病情轻重密切相关是伤寒杆菌的毒索作用所致。病人表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出现i詹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o这些表现随病情改善和体温下降血恢复。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対缓脉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5.肝脾大6.皮疹:部分病人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3口,皮疹苴径2—3mm,压Z褪色,多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多见于胸腹,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多在2-4H内消退。(发热后6天出现,发热后出疹天数:水猩花,麻斑伤)(三)缓解期: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逐渐下降。食欲渐好,腹胀逐渐消失,脾脏

4、开始冋缩。(四)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通常在1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伤寒复发:伤寒于体温恢复正常后15~25天症状重现。(潜伏于胆囊、骨髓中的伤寒杆菌再次繁殖)。伤寒再燃:指病后第2、3周,当体温呈波动下降时,体温乂上升,持续5~7天后热退。主要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1.肠出血为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周与第3周,轻重不一,从大便潜血阳性至大量血便。饮食不当,腹泻等常为诱因。2.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3周,好发于末段回肠。3.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通常是继发感染,极少由伤寒杆

5、菌引起。4.中毒性肝炎:常见于病程1〜3周。5•中毒性心肌炎:见于病程第2〜3周,有严重毒血症病人。病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低钝、早搏、血压下降等。心电图可有p—R间期延长、T波改变与sT段下降、平坦等改变。6.其他:【真题库】5.男性,5岁,持续发热15天,体温39〜39.5°C(稽附热),伴腹泻每日3〜5次。体检:神萎,心率72次/分(相对缓脉),肝右肋下2cm,脾肋下1.5cm(肝脾人),血常规检查:WBC3.0X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嗜酸粒细胞0,ALT200U/L,血清抗-HBs阳性。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乙型肝炎B.伤寒C.钩端螺旋

6、体病I).急性血吸虫病E.急性细菌性痢疾答案:B解析:稽留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血口细胞低均是伤寒的特点。五、实验室检查(一)血象白细胞数一般在(3—5)x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对伤寒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二)伤寒杆菌:①血培养:为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最高(80%—90%)②骨髓培养:培养阳性率高了血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注意时机)③粪便培养:④尿培养:(3、4都是3-4周阳性)⑤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很少应用。⑥玫瑰疹刮取物培养:但不作为常规。(三)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应用伤寒杆菌“o”与

7、“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等5种抗原,通过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对伤寒与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通常自病程第2周始方逐渐增加)“0”抗原为伤寒杆菌、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血清中检出高效价“0”抗体不能区别3个不同的病原菌感染;但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可从3种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来判断感染的菌种。应用标准试剂检测,对未经免疫者,“0”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II”抗体衣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或者动态上升4倍以上。有辅助诊断价值。但不能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