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

ID:45962018

大小:328.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19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_第4页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的挑战和新发展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的挑战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新的发展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面临挑战的原因: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本身在思辨性理论性方面存在不足新发展: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2、隋唐时期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

2、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朝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二、程朱理学1、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教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术体系--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朱熹第3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二、程朱理学1、理学2、“二程”的思想主张程颢程颐主要思想: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后有物。(核

3、心思想)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理学2、“二程”的思想主张3、朱熹的思想主张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理学思想:①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②人性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评价: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在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二、宋朝的程朱理学三、陆

4、王心学陆九渊把“心”作为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第三课宋明理学一、三教合一二、宋朝的程朱理学三、陆王心学四、评价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讨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①都属于理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③都主张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

5、规范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实质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⑤都属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影响深远不同点:①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理先而气后,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人的意识就任何事物都不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②道德方面理学主张人们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③认识论方面:理学提出“格物致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④影响不同,朱熹的学说影响东亚,称为朱子学。请思考:如何评价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

6、方?有哪些内容不科学和不正确?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

7、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进步性: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强调力行,具有和谐意识,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反映了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和文化问题上的哲学智慧,其智慧的思辨性成功的回应了佛道的挑战而使儒学走向了新生,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深深地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