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ID:38381874

大小:1.1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6-11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1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2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3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4页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庐山白鹿洞书院三、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理学是对儒学的创新与发展,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与佛、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主干。知识回顾:至汉武帝时,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儒学的困境:(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2)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3)唐末五代时期:受到质疑,统治地位被削弱三教合一图2、儒学复兴运动(1)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李翱提出必须从“

2、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1)原因: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2)基本主张:①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

3、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③他们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特别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3)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宋人石介《中国论》说:“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其实质在于否定道家的统治地位。从而为儒学的复兴创造条件。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

4、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基本思想特征:(二)创立过程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1.创立:“北宋五子”二程的思想哲学思想:伦理观:政治思想:“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发挥“仁”的学

5、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程颐程颢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程颢像理学的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程颐像材料二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2.成熟:朱熹主要思想哲学思想:伦理观:政治思想:理气浑然一体,先有理后有气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

6、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道统论”、“正君心”评价: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做为官方正统儒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朱熹(1130—1200)材料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理学的社会政治观:存天理,灭人欲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文集卷七读大纪朱熹

7、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3.发展: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王守仁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思想:伦理观:政治思想:心即理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知行合一”进一步发挥“仁”的思想陆九渊课堂活动1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一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材料二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