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

ID:45111565

大小:3.84 MB

页数:194页

时间:2019-11-10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_第1页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_第2页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_第3页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_第4页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个体行为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个体行为分析第一节有关人的理论与假设第二节知觉与决策第三节激励理论第四节用户满意理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有关人的理论与假设一、研究个体行为的意义二、人的行为模式三、有关人性的研究四、人的个体特征第一节有关人的理论与假设一、研究个体行为的意义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人行为,包括:人作为个体的行为人在群体的行为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个体行为是群体行为和人组织行为的基础,因此,必须研究个体的行为模式、规律和影响因素,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准确的解释、分析、预测和改变人的行为。第一节有关人的理论与假设二、人的行为模式:(一)最初的研究该模型的意义?要管理好行为就要管理好自己!刺激stim

2、ulus行为Behavior(二)人的行为模式当前的研究刺激人的心理活动行为行为的结果人的个体特征-人格(Personality)价值观(Value)态度(Attitude)能力(Ability)1、人的个体特征(三)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2、人的心理活动:知觉(Perception)归因(Attribution)学习(Learning)决策(Decision-Making)主要是激励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强化型激励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3、行为的结果三、有关人性的研究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公元前530-470年),古希腊唯物主义自然哲学家。对自己的哲学

3、曾经进行过这样高度的概括:我已经寻找过我自己。因为他确信,不先研究人的秘密而想洞察自然的秘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人文主义者、怀疑论思想家蒙田(Montaigne,1533-1592)曾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德国的卡西尔说,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他的《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说: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之所以将发生,不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的发展三、有关人性的研究意义无论什么活动,政治的、经济的、生产的、科技的、文化的,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活动。如果失去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4、主动性以及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能力,任何活动都将是无效的、混乱的,甚至是有害的。三、有关人性的研究(一)中国古代的人性学说孔子的人性观孟子的性善论法家的性恶论梁启超的个性中心论告子的流水人性三、有关人性的研究人性善恶说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1---479)在《论语》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与生俱来的生理需求是相近的,而后天的生活环境、经历、习惯、志向和兴趣等的影响的不同,因而是人性产生理距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问题的人:认为人性无善无恶说,通过教育可以教化改善人性。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明确地提出了性善论人之性善:为仁、义、礼、智这四

5、种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端倪)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他认为性恶的产生,只是物欲遮掩了本性,而依靠道德修养是可以恢复本性的。理由是,既然善性能够迷失,那么就说明善的品质不是天生的东西,道德是后天人为的东西。主张通过修养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人性改造论。韩非子的人性自私说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好利恶害,恶劳而乐佚(逸)。所以主张用法律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法家的代表荀子著名《性恶篇》说:性是与生俱来的,好色、好声、好味、好利是人的自然本性。战国思想家告子提倡流水人性,认为“人性无善与不善,犹如水无分东西,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

6、西方则西流。”梁启超提倡个性中心论,“把个人的天赋良能发挥到十分圆满,人人可以自立。”(二)西方思想史中的人性论人与动物的区别A、人与动物的区别在西方思想史中,探讨人性问题主要不是分善恶,而是力图寻找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根本性标志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说过,人是两条腿的动物,理性的动物,政治的动物。这一定义从形体、思维和社会这三个层次来把握人的本质,最早揭示出人的社会性本质。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断言: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马克思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说:劳动手段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独具的特征。人的本质就在于劳动

7、,而劳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关系。恩格斯也说:是劳动创造了人,使古猿变成了人。六、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三)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在西方管理理论当中,人性理论奠定了管理学的特殊性。因为无论哪种管理理论都是以人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从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发展来看,无论管理采取什么措施都反映出管理者是如何看待人的。几种假设:道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1、道德人假设1、亚当·斯密的二重人格论,包括自爱和仁爱自爱是人基本的动机——利己主义;为了保障个人利益,通过利他才能实现利己的目的。而人们互相帮助的最合理办法就是交换,由此产生了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