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第四讲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

ID:44784623

大小:327.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28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_第1页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_第2页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_第3页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_第4页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翻译史第四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讲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学翻译事业也进入了翻译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文学翻译事业有两大显著特点:其一、五四新文学翻译是继西学翻译高潮之后涌现出的又一次新的翻译高潮,与西学翻译高潮相比,无论在翻译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其影响范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新文学翻译事业的领导力量是鲁迅、瞿秋白、郭沫若、沈雁冰(茅盾)、郑振铎、郁达夫等。其二、五四前后,俄罗斯文学翻译与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翻译相比,形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巨流,在中国翻译界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崭新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局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是五四新文学运动

2、时期翻译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白话文也开始代替文言文。马列著作的翻译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并于1921年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第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人是李大钊。陈望道(1890-1977)是第一个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陈望道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4月,由日文全文转译《共产党宣言》,8月出版,作为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社会主义小

3、丛书的第一种。在此之前,1920年初,由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室首次自德文翻译过《共产党宣言》,出版了节译的油印本。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是由郭大力(1905-1976)首先译介的。郭大力在大学期间就立下了翻译《资本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志愿。为了译好《资本论》,他作了艰苦的理论和实践准备,系统研读和翻译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名著,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约翰·穆勒的《经济学原理》等。等有了雄厚坚实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他才动手翻译《资本论》。在文革期间,又顶着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帽子重译《资本论》,不愧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著作

4、翻译家。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翻译家、作家。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期间,受梁启超维新思想和严复《天演论》中进化论的影响。1910年赴美留学,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影响。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认为文学改革必须从八件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语俗字”(郑彭年,2005:494)。这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轫之作。文学翻译胡适还倡导诗体解放,尝试用白话文进行诗歌创作和翻译。嗣后发表一系列论

5、文,进一步阐明文学革命主张,把白话文提到中国文学之正宗的地位。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胡适是20世纪初中国文学发展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贡献是极力提倡和尝试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和翻译,使新的思想观念通过白话文体得以大行其道,由此白话文学对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拓荒者,胡适对中国新诗的创立和新诗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胡适一生翻译了30多篇诗歌,17篇短篇小说以及其它一些作品。他的新诗集

6、《尝试集》和《尝试后集》中收录了不少译诗,他还翻译了许多西方短篇小说,试图以此改造中国小说,译有《短篇小说集》二集,易卜生《娜拉》等,选择性地翻译了都德、莫泊桑、易卜生的世界名著,为中国新文学提供借鉴。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通晓日、德、 英、俄四种外语。1909年在鲁迅和周作人合作译印的《域外小说集》。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等一大批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都是通过鲁迅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鲁迅翻译的《死魂灵》、《毁灭》、《浊流》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译著: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7、、雨果的《哀尘》、编译《斯巴达之魂》、《域外小说集》、《毁灭》、《小彼得》,最后一部译作俄国古典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是鲁迅从事文学活动包括文学翻译活动的宗旨。鲁迅的译论:一、“易解、丰姿”双标准,“移情、益智”双功能鲁迅翻译理论的核心“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象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

8、,就是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