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全

中国翻译史全

ID:41154711

大小:404.5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17

中国翻译史全_第1页
中国翻译史全_第2页
中国翻译史全_第3页
中国翻译史全_第4页
中国翻译史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翻译史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eek3HistoryoftranslationinChinaHistoryoftranslationinChina1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中是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来划分的,即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部分: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清干隆初年《番清说》为止东汉至宋代的佛经翻译古代佛经翻译的四个阶段明清的宗教、科技翻译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现代翻译史从“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翻译史则从建国后至今古代翻译史远在原始社会,各氏族或部族之间,就应该有双语人或多语人的翻译活动,然而已无文献可查。在

2、夏、商两代,现存的史料记载也很简单。如《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有下列记载: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于夷”、“方夷”与夏、商王族并非同一部族,语言有殊,遣使“来宾”,必然需要翻译,否则无法进行活动。只有到了周王朝,才留下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见《周记》和《礼记》。古代翻译史周王朝以及后面的各个政权都设置了配有翻译人员的外事机构。周:大行人下属的象胥秦:典客和典属国两汉: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魏晋南北朝和隋:大鸿胪或鸿胪寺和主客司唐:鸿胪寺、客省和礼部主客郎中宋:鸿胪寺、中书省和礼部主客郎中元:礼部下属的会同馆明:鸿胪寺和礼部下属

3、的主客清史司清:鸿胪寺、理藩院和礼部下属的会同四译馆以及后来改设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民国及现在:外交部,配有译员古代翻译史我国翻译史上有文本的笔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印度佛经的翻译。因此一直到东汉桓帝建和二年,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口译阶段。从公元148年至今应是口笔译并行的阶段。从东汉末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将近千年,其时间之长,可以视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特色。古代翻译史佛经翻译是古代印度文化郁中华固有文化之间的互补性的平等交流。虽有抵触但最终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原因:1.印度佛教在传入时即依附和迎合本土文化2.印度佛教本身也具有郁中华

4、文化相近或相通的因素,而且包含可以补充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容古代翻译史从东汉末年到北宋末年的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是草创期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是发展时期第三阶段在唐朝,是全盛时期第四阶段在北宋,是基本结束时期古代翻译史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公元148-316年)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最早的译家有两个: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人,原是安息王国太子。从公元148年到172年(灵帝建宁五年),20年间译出有关止观法门的种种经论。支娄迦谶(chen),简名支谶,

5、西域月支人。他通晓华语,到灵帝中平年(184-189年)为止,“传译梵文”,译出若干部佛经。古代翻译史但在当时,以上译者的译作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原因:汉代的佛教始终被视为当时社会上所盛行的神仙方术迷信的一种。汉代人对佛教的理解,可以说就是道术,他们总是把“浮屠”和“老子”并称。古代翻译史这一段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有四:第一,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而以汉族知识分子僧徒为辅助力量。此时期的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支持,而是在民间信徒们的自主下分散进行的。第二,古代印度佛经原无写本,之是师徒口耳相传,所以早期翻译佛经,全凭口授,即由外僧背诵某一经,由一人口

6、译成汉语,叫做“传言”或“度语”,另一人或数人“笔受”,即录成汉字,再进行修饰。古代翻译史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犹豫当时处于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译经僧侣对佛经经典抱有虔敬的态度,惴惴然唯恐违背经旨;另一方面经验不足,语言学知识贫乏,不懂得重视于原文的条件,是要合乎译文语言的全民规范,因此一般都采用直译法。佛经是外来唯心主义神学,大搞唯心主义哲学的中国统治阶级与之一拍即合,是乐于加以利用的。古代翻译史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公元317-617年)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东晋前秦时朝廷设置了译场,由高僧释道安(313-385)为译场主持。在他的监译下

7、翻译了《四阿含》、《阿毗昙》等。后秦时则请印度高僧鸠摩罗什来中国译经。古代翻译史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苻坚和姚兴开始组织译场,选拔大批人才参加翻译活动,由前一阶段的私译转入官译,由个人翻译转入集体翻译。第二,此阶段的翻译原本往往不止一种,这就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第三,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研究上,这阶段也有所发现,有所进步。第四,这一阶段南北朝两方统治者都把佛教作为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工具来加以利用,因此佛教在南北两方都得到发展。第三阶段在唐朝(公元618-906年)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