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25938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3
《生命,生命刘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导人新课,感知生命 1、揭题,画面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生(齐读课题):生命 生命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对生命的理解?学生交流。师:请看大屏幕。(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tuì)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杏林子)生命是什么?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
2、家。二、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通过哪三个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学生: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再读课文,画出三个事例中令你感动的句子。2、小组讨论,从画出的句子中哪些词语你感悟出生命的答案?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三、回报成果:师:谁先来谈谈。 生1:看到飞蛾拼命挣扎,作者的感受是:“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出示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体会到什么?生读句
3、子。(读得很投入) 生1:我体会到飞蛾的求生欲望非常强,感动了杏林子。句子中写“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让我感受到飞蛾的生命力非常强。 生2:我从“挣扎”这个词体会到,飞蛾并没有因为被杏林子捉住而放弃,而是以它那强烈的生命力感动了杏林子。杏林子感受到飞蛾强烈的生命力,就把它放了。 师:同学抓住了一个关键词──“挣扎”来谈体会,很好。 师:请问:飞蛾为什么挣扎? 生1:因为它不想放弃生命。 生2:它被杏林子抓住了,它必须挣扎才能生存下去。 师: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是什么? 生1:是顽强的力量。他不想让杏林子抓住 师:是
4、不想被抓住,还是…… 生2:是不想放弃生命,所以要挣扎。 生3:他挣扎是极力鼓动双翅。 师:让我们想象自己就是被抓住的极力挣扎的飞蛾,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第二段。 师:在一些人眼里,飞蛾是很渺小的,只要手指稍一用力就不能动弹,而且飞蛾的外表比较丑陋。那么,它又何必苦苦挣扎呢? 生1: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动物,它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所以飞蛾它挣扎。不管多么渺小,不管多么丑陋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飞蛾当时会怎么想? 生1:我想它会想,自己还有一线希望就要珍惜这份生命,不能浪费,不能放弃。 师:在生命
5、遇到危险的时候,飞蛾都没有放弃求生的欲望,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杏林子不禁联想到自己,她可能会怎么想? 生1:既然一只小小的飞蛾都这么珍惜自己,自己只要有一点希望,就要活下去。 (生鼓掌) 师:一只飞蛾都如此珍惜生命,更何况我们是人,有句话说,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2、研读第三段,感受生命的顽强: 师:飞蛾的极力抗争给作者强烈的震撼,香瓜子的生长又给作者什么感受呢?生1:读句子。( ) 师:从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生1:我感受到种子不屈向上的生命力。 生2:香瓜子已经掉进砖缝里,但是它仍然在没有阳光的照耀下,顽
6、强地生长。 师:香瓜子的什么令我震惊。出示:香瓜子那( )令我震惊! 生1:香瓜子那不屈向上的精神令我震惊! 生2:香瓜子那顽强的生命力令我震惊! 生3:香瓜子那想享受阳光,往上茁壮生长的生命力令我震惊!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多么强的生命力。”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生命力顽强的例子,你们有没有注意观察到这样的例子。学生交流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轻音乐) 生:大家可能看到过黄上山的松树。它们都是在岩石缝中长出来的
7、。它们都是种子落在岩石缝中,慢慢长成松树的。 师:一段腐烂的木头上冒出嫩芽,石头缝中长出一丛小草,干涸的土地,小芽不屈向上,探出头来,昂然挺立。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叹服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让我们再感情读读这段话。 3、研读第四段,感受生命的价值:师:香瓜子的顽强生长,带给作者的感受是这样,那么她静听自己的心跳,感受又是什么?师:“嘘——”别作声,跟我做:闭上双眼,伸出右手,放到左胸。 师:(大概静默三十秒)你听到了什么? 生:心跳! 生1:读句子──那一声声…… 出示句子齐读。 师: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1:杏林
8、子觉得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她必须珍惜自己残的生命,即使她自己是一个残障者,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师:谈得很好。生2:我感受到杏林子虽然是一个残障者,但是我从这句话感受到,她很顽强。看屏幕:请同学们看一看,让我们一起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个不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