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23380
大小:1.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4-03
《策略专题报告:科技创新大时代~科创板背景、市场制度对比及投资机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1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看科创板41.1中国已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时代41.2科创板诞生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51.3以科创板为抓手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科技领域62从制度设计和历史经验看科创板未来走势62.1拟科创板企业上市进度及科创板制度设计72.2创业板推出以来估值走势102.2.1创业板推出前期“示范效应”凸显,上市后行业涨幅分化102.2.2科创板带动相关概念股估值提升,分流效应较小142.3其他国家和地区“创业板”推出后估值及走势152.3.1纳斯达克推出后估值缓慢上行,近20年估值中枢为21倍152.
2、3.2香港创业板跌去90%,估值波动巨大162.3.3良好的制度设计驱动市场良性发展172.4中国2014年以来IPO企业估值走势192.4.1“双限”延缓充分定价,短期波动大192.4.22014年以来的IPO企业估值上下限及估值中枢203科创板带来的投资机会223.1线索一:A股参股公司有望获得股权收益223.2线索二:科创板对标A股投资机会233.3线索三:建议积极配置科创板相关基金24图表目录图表1:中美市值前十大公司及行业对比4图表2:科创板潜在上市企业所属行业及其对应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领域5图表3:2017年
3、中国直接融资比例低于世界主要经济体6图表4:科创板已公布首批受理企业7图表5:科创板潜在上市企业8图表6:科创板制度设计及交易规则9图表7:科创板制度设计及交易规则(续)10图表8:电气设备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11图表9:机械设备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11图表10:医药生物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11图表11:电子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不明显12图表12:计算机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12图表13:化工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12图表14:通信行业在创业板上市初期估值提升13图表15:2009年-
4、2010年IPO公司个数与行业涨跌幅13图表16:创业板推出时有高估值溢价13图表17:创业板推出初期换手率高,分流效应不明显14图表18:创业板首批企业成交额占比首日后大幅回落15图表19:纳斯达克估值缓慢抬升、互联网泡沫后趋于稳定15图表20:香港创业板波动巨大16图表21:其他国家和地区创业板估值水平16图表22:纳斯达克上市标准丰富18图表23:纳斯达克严格定量的退市制度18图表24:纳斯达克退市率高19图表26:不同行业上市平均波动率的比较20图表27:新股上市后涨跌幅中位数20图表28:2014年以来的IPO企业平均
5、市盈率变化区间21图表29:行业新股首发一年内的平均市盈率上下限21图表30:历年行业市盈率估值中枢21图表31:各行业估值上下限与均值水平22图表32:A股公司参股科创板企业有望获得股权收益22图表33:科创板对标A股的投资机会231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高度看科创板当前中国已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借助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而科创板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引导资金向优质的科创企业集聚。其次,外部环境有所恶化,在中美贸易战美国实行科技封锁的背景下,尽快推进中国制造202
6、5的战略显得更为重要;科创板作为金融服务科技的重要抓手,能够提升金融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促进金融为科技服务。1.1中国已进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时代中国过去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要素生产率增速较慢,科技创新活力相对较低。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主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要素投入,如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等方式增加产出,科技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尤其在2009年四万亿计划之后,“基建+地产”的增长模式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催生了许多占据要素资源的低效企业,造成中国TFP(全要素生产率)增
7、速显著下滑。2014年中国TFP仅为美国的43%。2015~2017年,美国TFP增速呈温和上升势头,但中国TFP增速继续下滑,可能已经低于1%。对比当前中美市场市值前十名的公司和所属行业,我们发现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中,有6家公司属于互联网行业,1家属于医疗行业,而A股前十大市值公司主要属于金融行业(7家),其次为能源(2家)和消费(1家),没有1家科技公司进入A股市值前十,这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创新活力相较美国仍有较大差距。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借助科技创新,由粗放向集约转型,而科创板可
8、以引导资金向优质的科创企业集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其弊端在于投入高,消耗大,效益低。未来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整个世界经济又正处于旧技术周期的末尾,新技术周期的开端,原先的科学技术成果已经无法满足经济进一步实现巨大飞跃的要求。因此,未来中国经济想要实现持续健康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