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596499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5
《研修作业二(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研修作业二(教学设计和反思)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方法,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方法.难点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等.教学设计5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声音有哪些特性?思考、回答.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导入
2、新课由一名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1.以中音播放一曲乐音,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板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让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学生说法.在体验中比较、思考关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生活现象往往会促成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进行新课一、噪声的来源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教材P42图2.4-1.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做比较.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
3、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观察、理解.分小组讨论后,举手发言,讲述噪声的来源并归类.分小组讨论后,举手发言.明确实验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阅读并归类.发言,列举各种例子.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噪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思维发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控制噪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让学生阅读教材P43“小资料”,然后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4、.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三、控制噪声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教材上没有的实验.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让学生阅读教材P44图2.4-3中的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实例.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四、环境保护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测评与小结1.课堂小测试.2.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3.请学生小结.(1)噪声的来源.(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3)控制噪声.(4)环境保
5、护.独立完成测试.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通过学习,检测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共同矫正.最后的归纳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布置作业教材P45“5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重点内容.板书设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2.环境保护角度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三、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四、环境保护5《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
6、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
7、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立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