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70151

大小:61.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读出韵味,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豁达乐观情怀。3、学习作者豁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主要内容及步骤一、激趣导入明月千里寄相思。一轮明月勾起古代文人的悠悠情思,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大家想起了哪些与月亮有关的

2、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对朋友的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思乡之情 )  说得真好!月亮代表我的心。一轮明月凝聚了沉甸甸的乡愁,表达了美好温馨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与苏轼同游承天寺。(板书课题、作者。)二、朗读,整体感知1、常言说:“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古文要读准字音

3、,读出停顿,读出感情。哪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读课文?  学生朗读毕,引导学生从字音、停顿两方面评价。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下面两个句子的停顿。屏显: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2、学生朗读课文3、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并完成以下练习。屏显: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翻译下列重点句子三、品读月色1、苏轼夜游承天寺,他看到什么美景?下面请同学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是哪句?写月色的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这样写,让人

4、感觉是写水的。)但实际上是写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比喻。作者运用比喻,把月光比喻成了水。水,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而且“空明”一词,生动表现了月色的皎洁、澄澈(板书——月色:澄澈透明)作者用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创设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宁静幽美、清丽淡雅等)四、知人论世,解读情怀苏轼与好友张怀民漫步在这澄澈透明、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陶醉宁静淡雅的意境之中,心情是怎样呢?(愉快、悠闲、轻松)可是大家知道吗,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处境是很不好的。老师这里有苏轼的小资料(多媒体显示苏轼资

5、料),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 材料:1、苏轼其人:苏轼出生世族地主,7岁知书,10岁传文,受家庭气氛熏陶,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立下报国之志。2、写作背景: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因此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苏轼遭受诬陷而被贬,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不得志的悲凉、无奈、孤独、郁闷心境)他这种悲凉、孤独、无奈心情从文中可看出来,请大家朗读课文,然后用笔划出来。(念无与为乐者)后来他的心

6、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从文中哪句我们感受到这种欣喜之情?(欣然起行月色的句子)面对月色苏轼发出怎样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自称为“闲人”,“闲人”是什么意思?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闲人”是清闲的人,有闲情雅致的人。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伤痛,表现了豁达乐观,乐观积极向上。从容面对苦难。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空明的月光写出苏轼宁静洒脱的心境,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身处逆境中豁达乐观的苏东

7、坡!(板书——闲人:豁达乐观)让我们再次诵读课文感受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学生朗读课文小结: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苦难的磨练了使他坚韧不拔、豁达乐观。面对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秋佳节与弟弟远隔千山,他从容洒脱地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失意,身处困境,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一生历尽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那里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是苏轼留给我们深

8、深的思考。(下课!)板书 夜景月色----澄澈透明游情闲人----豁达乐观教学反思:1、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讲求实效。教学设计不做无谓的迁移与拓展,讲求课堂教学的实效。课堂由反复朗读、疏通文意、积累词语、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