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ID:43010289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导入新课  由歌曲《水调歌头》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2、”,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三、欣赏影片,初步感知   课文视频四、疏导字词遂至 (       )       亦未寝 (           )      藻荇 (       )         竹柏(           )五、指导朗诵(配乐)     《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3、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六、咬文嚼字,解释字词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月色入户(窗户、门)    念无与为乐者 (思考、想到)      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怀民亦未寝 (睡)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于是、就) (到)     相与步于中庭 

4、 (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 (只是)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高兴地)    庭下如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盖竹柏影也 (原来)七、疏导文意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现在我们通过小组合作来将原文翻译成现代文,自然分组,选出中心发言人。   练练能力,试试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的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呀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八、合作探究,品味文本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提示: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 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说说名句的好处(赏析语言)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是本文中最美的句子,不管哪种考试,只要涉及到此文,就爱考它。要么翻译,要么赏析。翻译已掌握,我们尝试赏析。(一句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赏析一个句子的方法是:明确写了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效果,给人什么感受。    套用:

6、写了什么:描写月光;    比喻修辞:“积水空明”,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月光如水,错觉为庭院积水;“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触类生发,扑朔迷     离,水月莫辨。   效果与感受: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扑朔迷离,亦真亦幻。   用自己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3.你是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两层意思:         ( 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

7、仙境?         (二)、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4、假如你是苏轼,你是张怀民,说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要表达的心境(用表达心情的词来说)        自豪自慰、惆怅悲凉、感慨悠闲、欣喜无奈、寂寞苦闷、乐观豁达 九、  内容归纳与总结     全文以月光为线索,用诗一般的笔调,将自己赏月的闲适宁静,超脱清逸融入在记叙描写中,诗情画意的表达了作者无奈寂寞,欣喜悲凉,苦闷惆怅但又豁达乐观的复杂情感。总之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简约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