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506968
大小:12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0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走近沈从文主题阅读【阅读导引】不在乎生前曾拥有什么样的高堂华屋,只要这曲巷仍有他的一座旧居就行;不在乎一生动用过多少文房四宝,只要这红尘仍有他的文字飘香就行。 在美丽古朴的凤凰古城,沈从文一个人行走着,用微凉的笔触蘸上点点阳光写下透着暖意的文字。正如苏雪林所说:“我们读他的作品,好像在沙漠炎日中跋涉数百里长途之后,忽然走进一片阴森蓊郁的树林,放下肩头重担,拭去脸上热汗,在如茵软草上躺了下来。顷刻之间,那爽肌的空翠,沁心的凉风,使你四体松懈,百忧消散,像喝了美酒一般,不由得沉
2、沉入梦。”在淡远的田园牧歌般的情调中,沈从文将野蛮、古朴而又纯真的“湘西”世界毫无遮掩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走进那神秘、恬静的边城,细细体味沈从文笔下的美丽与哀愁。【作家档案】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
3、民情的乡土文学,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沈从文晚年醉心于文物研究,对服饰、瓷器、锦缎丝绸、旧版经文,多有心得。一本《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林林总总,巍巍大气,像他的小说一样,流动着祥和之美。【文坛憾事】●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审委员谢尔
4、以·马悦然在《明报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都入选了,而且马悦然认为沈从文是1988年的候选人中最有机会获奖的。1988年,马悦然向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其实,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文化界流传,1988年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已经决定文学奖得奖者是沈从文,但因为诺贝尔奖只会颁授给在世的人,因此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失之交臂。【有关《边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沈从
5、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这样的“爱”不仅仅是单方的输出和容纳,更是彼此的一种圆融。她是人类更深远意义的“爱”。还有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从而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相关评论】 ●金介甫在《沈从文传·引言》中写道:“在西方,沈从文的最忠实读者大
6、多是学术界人士。他们都认为,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几位伟大作家之一,有些人还说鲁迅如果算主将,那么沈从文可以排在下面。” ●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给沈从文获得如此地位的理由是:“他借湘西边地风情而对中国古典诗意的卓越再造。” ●黄永玉评述:“沈从文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面对艰难和困惑,总是用微笑面对,他像上善若水中的‘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钱钟书:“从文这个人,你不要认为他总是温文典雅。其实骨子里很硬,不想
7、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链接阅读】s沈从文的妩媚卞毓方 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迓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中突然蹦出来的。若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两次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面晃漾的波纹,早已随前一阵风黯然消
8、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那年月,山林镇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凄迷;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惆怅,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 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站在沱江镇也就是凤凰县城的古城墙上闲眺,你会惊讶,泼街的游人,都是映着拂睫的翠色而来,然后又笼着两袖盈盈的清风而去。感受他们(其实也包括你自己)朝圣般的净化,饶你是当代的石崇、王恺、沈万山,能不油然而生嫉妒,嫉妒他那支纤细的笔管究竟流泻出多少沁心的芗泽?并由此激发感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