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310908
大小:17.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木兰从军》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0转载自武夷山市岚谷中心小学网站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10个生字。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复习部首查字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2、导入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花木兰》,那你们知道花木兰是谁吗? 2、那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花木兰》,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3、板书课题,齐读 4、解题 5、花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二初读课文 、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名字征兵父亲年老多病女扮难装
3、胜利将士朝廷年龄战袍渡燕山赫赫 (1)自由读 (2)你觉得这课中哪些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 (3)教学2个多音字 a将 读第一声时可组哪些词?读第四声又可和哪些字交朋友? B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很多,谁来说说? (4)指名读,齐读生字词 (5)教学生字字形 (6)齐读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
4、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4、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 5、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6、讨论交流 7、再读课文,把你认为文中最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读顺为止。 三复习查字典 、复习部首查字法 2、用同样的部首查字法查“廷”“康”“起”三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思考:花木兰是谁? 二精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2自然段 、第2自然段有几句话 2、默读课文,思考:花木兰为什么从军? 3、讨论交流,边讲边练习朗读 4、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呢? 5
5、、四人小组交流 6、指名说,师生评议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7、课文读到这儿,你们觉得花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8、指导朗读 9、练习背诵 (二)第3自然段 、花木兰告别了家人,从此开始了她的戎马生涯,这时的花木兰又是怎样的? 2、指名读 3、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1)指名读
6、 (2)木兰告别了亲人后,怎样?“披、跨、渡、过”这一连串的动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 (3)指导朗读 4、什么是战功?“赫赫战功”呢? 5、同学们想象一下,花木兰在战斗中的表现。 6、看插图1,你觉得此时的花木兰怎样? 7、指导朗读 8、练习背诵 (四)第4自然段 、指名读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7、 2、看图2,说说当将士们知道英勇善战的花木兰原来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时会怎么想? 3、指导朗读,表达自己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 4、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齐读课文,填空 花木兰是一位( )女英雄。 2、课文给我们讲述了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3、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感谢您浏览!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展开想象,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