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96087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创作风格。2。体会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3。领悟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教学重点:学习并借鉴文章“融情于景,驭景以情”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体会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又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教学设想:以“秋”为话题,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既渲染一种气氛,又导出一种阅读诗文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文中描写景物的特点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思想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秋”“愁”(板书),心上有秋便是愁。关于“秋’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种传统的认识:言秋必愁。有诗为
2、证:“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最典型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中的秋是怎样的?(凋零,悲凉,凄楚。)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忧郁,悲怆。)你是怎样捕捉到诗人情感的?(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通过景物描写把握的情感”这是我们解读诗文的一把钥匙。关于“秋”,郁达夫曾经说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啊,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
3、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北国的秋为什么会让他发出如此感叹呢?我们今天来学习《故都的秋》(板书),去领略郁达夫笔下,心中的秋。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通过故都景的描写,要抒发怎样的深情?1。提问:文章的哪些文字段是写秋景的?这些文字段描写了几幅故都秋景图,并作以概括。学生发言。(提示:抓住描写的主体对象。)明确:。3—11自然段小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2。学生读3—11自然段提问:笔下的故都秋景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发言。(提示: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4、语。)明确:清,静,悲凉。三细读细品讨论题目:通过怎样的景物描写来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学生讨论。学生可以一幅图画为例,抓住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明确:写秋院——“听得到青天驯鸽子的飞声”写出了环境的宁静。“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写出了心的静。“一椽破屋”“破腰壁”写出了境的悲凉。写秋槐——“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柔软的触觉。”写出了环境的静,心的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还觉得有点落寞。”写出了环境的静
5、,心的悲凉。写秋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柳永有诗句“寒蝉凄切”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写秋雨——“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写秋果——“像鸽蛋似的着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候......”“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提问:分析了景物描写从中读到的的感情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明确:和故都的秋景一样也是“清,静,悲凉”的。在的笔下景中有情的悲凉,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确是“一切景语皆情
6、语”,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提问:回头去看,郁达夫笔下的秋在哪里?(仿句练习)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在————————————,在————————————,在————————————.(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叫里,在秋雨的每一个雨滴里,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的确,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寻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平凡的景物中读出一种真实的生活感受。四课堂探讨论问题。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学生讨论(抓住文中关键语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