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ID:2306987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_第4页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张小丽(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0)摘要:为了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运用纸质版UPI对我院2014级480名高职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显示:第一类问题学生58人,占总数的12.95%;第二类问题学生72人,占总数的16.07%;男生与女生差异不显著;城市与农村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在城市户籍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不显著;在农村户籍学生中,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由此得出结论:我院高职生心理

2、健康状况良好,需重点关注第一类问题学生,加强对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注意力、耐心、决断力、自信心的培养。..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UPIDOI:10.16083/j.ki.22-1296/g4.2015.07.055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1671—1580(2015)07—0120—02收稿日期:2015—01—06简介:张小丽(1986—),女,河南新乡人。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社科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程度的加大

3、,高职学校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关注。为了确切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本文对高职生的UPI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针对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2014级学生,发放纸质问卷480份,回收448份,回收率为93.3%,其中男生180人,女生268人。(二)研究工具1.人口统计学问卷该部分包括性别、住址、是否独生子女、民族四个方面。2.UPI问卷选择以大学新生作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

4、tyInventory,UPI),[1]其使用简便,便于团体施测,筛选有效性高,适合新生入学后作为心理健康调查使用。该问卷共有60道题,其中4道测伪题不计入总分,每题1分,UPI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问题越严重。本研究运用UPI纸质版,采用集中测评的方式进行测评。(三)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多因素方差分析。三、结果分析(一)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总体分布情况在实测的448人中,有58人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属于第一类重点关注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2.95%;心理健康

5、状况比较严重的学生有72个,占总人数的16.07%,属于第二类重点关注的对象;剩余318人,占总数的70.98%,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属于第三类非重点关注的对象。三类学生的分布情况见表1。(二)三类典型因子的分布情况在56种阳性因子中,比较常见、典型的因子是轻生、失眠以及自卑。其中,有失眠因子的学生达到62人,占总人数的13.8%;有自卑因子的学生达到68人,占总人数的15.1%;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人数为23人,占总数的5.1%。希望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做好防范工作,以避免危机的发生。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6、2。(三)五个主要因子的情况分析根据分析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思想不集中(217,48.3%)、总注意周围的人(210,46.8%)、缺乏耐性(206,45.9%)、缺乏决断能力(195,43.4%)、在乎别人的视线(181,40.3%)。(四)人口变量的影响本研究将性别、籍贯、是否为独生子女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性别、籍贯、是否为独生子女的主效应不显著,而籍贯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户籍为城市的学生中,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而户籍为农村的学生中

7、,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差,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具体结果见表3。四、讨论(一)高职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测验筛选出我院第一类学生58人,占总数的12.95%,与国内平均水平(10%~20%)相持平,[2]表明高职新生总体心理状况良好,但也存在思想不集中、缺乏耐性、缺乏自信心、担心未来等问题,这与高职生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部分学生对未来充满了担心,对这部分学生需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疏导。高职生经历高考后,突然失去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所以生活非常迷茫;此外,部分高职生读高职并非自己所愿,更多

8、的是被迫无奈,从而产生了失眠、自卑等现象,应该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积极的关注,破除高考定终身的理念,使其树立正确的大学观、成功观,培养其对未来的信心。(二)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农村户籍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第一,从学生来看,与张运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3]首先,与研究取样数量有关;其次,本校很多高职生的家庭都位于郑州市的城中村,户籍虽为农村,但由于拆迁等因素,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所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