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ID:21433124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_第1页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_第2页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_第3页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摘要:当前高校频繁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有资料显示,以抑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情绪困扰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心理诱因,缓解并解决大学生中间存在的抑郁情绪也就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文将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结合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合理情绪疗法,探讨在高校生命教育背景下,解决抑郁情绪困扰的途径与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可行的专业解决方案,帮助受抑郁情绪困扰的大学生走向人格完善。关键词:大学生;高校生命教育;抑郁情绪;合理情绪疗法1.大学生抑郁情绪表现及其特点大学生群

2、体作为受抑郁情绪困扰的高发群体,有其鲜明的群体特点:第一,阻碍学业完成。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中间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其中抑郁症占到了12%。第二,女生出现抑郁情绪困扰的比例高于男生。笔者通过对某高校1200多名大学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时发现,女生在抑郁的单因子方面得分比男生高2.89%。2.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原因分析从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的社会原因来看,工作和学习压力是首要前提。难度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前途渺茫的就业环境压力一直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是每一位大

3、学生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第二,家庭和学校教育异常是背景。“9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的心理教育少之又少;高校限于硬件条件落后和师资力量不足的双重困境,也难以持久地开展更加有效的心理教育。第三,负性生活事件是直接诱因。成绩排名下滑、评奖评优失利、情感受挫等许多负性生活事件,直接导致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第四,不良的社会支持系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父母给予的关心不够、周围同学朋友的不理解和漠视、老师对相关问题的忽视,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加重抑郁情绪,使得情绪困扰越来越严重,以致造成严重后果。从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的心理

4、原因来看,首先是错误认知。大学生碰到各类事件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时产生的错误认知是抑郁情绪产生的重要起因。然后是情绪困扰。由于错误认知而造成的情绪困扰,把这种抑郁情绪具体化、扩大化。同时缺少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大学生限于专业、心理知识的匮乏,无法寻求有效的自我解决办法。最后是由人格特点决定。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其趋于人格完善的倾向比一般社会群体更加明显。1.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与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1)分析阶段。参照合理情绪疗法中的心理诊断阶段的操作过程,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通过与其交谈,找出受抑郁情绪

5、困扰的具体表现(C)和这些表现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性(B)进行初步分析。(2)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问题学生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其真正理解并认识到合理情绪疗法的必要性:第一,是不合理信念(B)引起了抑郁情绪困扰,而不是诱发性事件(A)本身;第二,要解除抑郁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条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善情绪;第三,引起抑郁情绪困扰的认知恰恰是问题学生自己的错误认知,反复向问题学生分析说明其中原因,促进其领悟。(3)修通阶段。作为整个疗法的核心,本阶段

6、要采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想法,从而使抑郁情绪及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这一阶段可以介入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重点介绍心理学中“黄金规则”的使用。以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失败导致产生抑郁情绪为例,此时的“黄金规则”是指“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即你希望别人对你好,你就对别人好;你希望你有困难时别人帮助你,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去帮助别人,这是一种理性观念。而有些问题学生常常会错误地理解成“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当这类绝对化的要求难以实现时,他便会对别人产生愤怒和敌意情绪,从而封闭自己

7、,进而产生自卑抑郁情绪。这实际上就是违背了“黄金规则”。“黄金规则”自身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便于其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所接受,一旦问题学生接受了这一规则,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对别人或环境的绝对化要求是不合理的。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普及全员,更需要针对每个具体生命安全隐患,找出其背后的情绪困扰,借助专业知识,帮助问题学生缓解或消除情绪困扰,促进其人格走向成熟。参考文献:[1]郭念锋.临床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