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

ID:21419152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_第1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_第2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_第3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_第4页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一、生命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其发展对于生命文化教育的理解,首先要理解生命文化与生命教育。第一,生命文化。简单来说,生命文化是指“生命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或者说,是关于生命的文化”,人类生命的文化,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及其实现方式的人类精神的精华。第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起源于西方上世纪50年代末的死亡教育,其作为生命文化教育的前提,所设定的价值目标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现在国内一般认为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2、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而生命文化教育,一方面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生命教育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另一方面,生命文化教育又不等同于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内容、以现实的个人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目的的教育,它的主题和宗旨是为了让每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能够获得生命的信仰,能够过上有追求的生活。而生命文化教育重在对人之生命

3、的文化解读,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形成对生命的基本看法和对待生命的态度,使受教育者达到“自然生命”和“社会文化生命”二者的完美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文化教育因素,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之中就植根着生命哲学思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如孔子曾明确地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佛教的生命观体现在其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个人修行,强调放下生命之外的一切物欲,把有限的生命融人无限的超脱之中去,佛教认为,“顿悟成佛”是生命的最终目的,同时也认为死亡就是下一段生命

4、的又一次开始,“浬磐”;道家学说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体现在“人法地,地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学说强调贵己重生、轻物重生,强调从“道”的高度观照个人生命,从性德着眼肯定差异价值。西方的哲学思想中也有大量关于生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则是建立在其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之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人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在人类社会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在世

5、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趋势的全球化生态危机,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信仰危机、价值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生命文化教育就是“把生命伦理学所体现的关于生命现象的伦理关怀诉诸于现实的个人的生命过程始终,重新评估‘理性优位’、‘科技价值观主导’、‘知识至上’、‘市场万能’、‘货币崇拜’等价值观,重新建构以人文关怀为主导、生命价值优位、生活高于活着等新型价值观。”[11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人文教育的理念,重视教育对生命的人文关怀,摆脱教育的工具理性,回归教育的价值理性,继承和发扬人类在长

6、期社会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吸纳更多的人文精神与生命文明因子,从而增强受教育者的生命韧度,拓展其生命宽度。二、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文化教育的思考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主要通过两条基本途径,第一是人的生命的自然繁衍,第二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从事后一项活动的主体是文化组织,主要代表就是高校和研究机构;并且,从高校的起源来看,高校和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高校本身就起源于文化,并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责,即教育的职责。2011年,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

7、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重视,对于高校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这说明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1803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在《论教育》一书中指

8、出:“人是需要教育的唯一的生命”,这点明了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生命活动,而教育哲学的使命,是使受教育者在生命活动中获得新的生命,即促进人的发展。我国有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生命活动”,他同时指出,“‘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文化传承创新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础。”在这里,“文化育人”有两层意思,“育人”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是目标;“文化”就是文化传承创新,是“育人”的内容与途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统一在“文化育人”的内涵之中。笔者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