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ppt课件_1

补体系统ppt课件_1

ID:20717355

大小:4.2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0-15

补体系统ppt课件_1_第1页
补体系统ppt课件_1_第2页
补体系统ppt课件_1_第3页
补体系统ppt课件_1_第4页
补体系统ppt课件_1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体系统ppt课件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补体系统(Complement,C)张庆波教授Tel:3725918E-mail:zqb1955@yahoo.com课程安排(3学时)1.概述2.组成及理化特性3.补体的激活途径4.补体活化的调节5.补体受体6.补体的生物学作用7.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8.补体的研究发展现状与研究发展趋势9.小结补体(Complement)Bordet于1894年发现新鲜血清中存在有协助抗体发挥溶菌、溶细胞作用的成分,因此称其为补体。一、概述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系统:研究表明补体由

2、30余种成分组成,故称补体系统。包括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存在于血细胞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等。补体灭活:将血清加热56℃30分钟,可使补体活性丧失而保留其它血清成分活性,这一过程称补体灭活。二、补体系统的组成1.参与经典激活途径的成分(C1-C4);2.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成分(D、B因子);3.参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lectin,MBL)途径的成分(MBL,丝氨酸蛋白酶);4.末端共同通路成分(C5-C9)5.参与调节的成分(备解素、C1抑制物、I因子

3、、C4结合蛋白、H因子等)6.补体受体:CR1-5、C3aR、C5aR、C1qR等补体的理化性质合成部位:肝细胞,巨噬细胞等补体成分:均为糖蛋白,多属β球蛋白,少数属α及γ球蛋白。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尤其对温度敏感。(56℃,30min灭活)三、补体的激活在生理情况下,大多数血清补体成分以酶前体的形式存在。补体的激活过程是一系列扩大的酶促反应。1.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2.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3.MBL途径: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补体裂解后的片段补体活化裂解后的片段用小写拉丁

4、字母表示,如a、b等小片段为a,大片段为b具有活性的成分用上划线表示,如:C4b2b,灭活成分用I表示,如iC3b补体的命名经典途径成分:按其发现的先后命名。其它成分:英文大写字母表示。调节蛋白成分:以其功能功能命名。裂解片断成分: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活化补体成分:在其符号上划一横线。灭活补体成分:在其符号前加英文字母i表示。PathwaysofcomplementactivationCLASSICALPATHWAYALTERNATINEPATHWAYactivationofC5LYTICATTACKPATHWAYan

5、tibodydependentLECTINPATHWAYantibodyindependentActivationofC3andgenerationofC5convertase(一)经典途径传统途径/第一途径/C1途径激活物及激活条件:免疫复合物C1仅与IgM或IgG1-3结合才能活化作用:在感染的中晚期起作用激活顺序:C1,4,2,3,5,6,7,8,9一个C1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补体结合位点结合才能被激活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启动阶段----C1活化活化阶段----C3、C5转化酶的形成效应阶段----共同末端通路⒈起始点与

6、激活条件 ⑴起始点IgM或2个以上的IgG1~3与相应细胞性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C1q与免疫复合物中IgMCH3或IgGCH2的补体结合点识别才能活化C1q只能结合IgG1,IgG2,IgG3和IgM⑵激活条件每一个C1q分子必须同时与两个以上Ig的Fc段结合才能被激活只有Ig分子与抗原结合,Ig分子Fc区的构相发生改变,IgM的CH3区及IgG1、IgG2、IgG3的CH2中的C1q结合位点才暴露)。因此,C1q不能与游离的抗体结合游离或可溶性抗体不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C1q分子的C端球形结构是与Ig上的补体结合位点相结合

7、的部位,它的启动可使C1r构型改变,成为具有活性的C1r并诱导C1s的活化,成为具有酯酶活性的C1s,在Mg++存在下可启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1.启动阶段----C1活化(C1s)1识别阶段C1活化为C1酯酶:2活化阶段C1进一步活化C4、C2C3转化酶的形成:C3转化酶bC4b2bC4b2bC5转化酶的形成:C3------C4b2bC3a+C3bC3b+C4b2bC4b2b3bC4b2b3b=C5转化酶膜攻击复合体(MAC)的形成:12-15个C9插入靶细胞膜,溶解靶细胞激活位置不同,形成产物不同3.效应阶段----MAC

8、MAC的电镜结果补体诱导的RBC膜的破裂(二)替代途径旁路途径/第二途径/C3途径C3、B因子、D因子参与,不依赖于抗体的存在激活顺序:C3,C5,C6,C7,C8,C9作用:在感染早期即发挥作用激活物质:LPS、酵母多糖、葡聚糖、聚合IgA和IgG4提供补体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