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

ID:19694452

大小:3.96 MB

页数:99页

时间:2018-10-05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_第1页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_第2页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_第3页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_第4页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现有每年新增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患者1亿300万脑卒中患者500多万150万76%冠心病患者1000万65%病生教研室周艳芳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CoagulationandAnti-coagulationDisturbance)主要内容◆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Normal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homeostasis)凝血抗凝血动态平衡1.凝血系统2.血小板1.抗凝血系统2.纤溶系统3.血管内皮细胞4.血流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Normalcoa

2、gulation-anticoagulationhomeostasis)机体的抗凝系统机体的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体的凝血系统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机体的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系统ⅩaⅤaPL+Ca2+内凝系统外凝系统凝血酶原凝血酶Ⅹ稳定的纤维蛋白ⅩⅢCa2+ⅫⅫa胶原HKKPK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ⅦTFⅦaCa2+Ⅹ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Normal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homeostasis)机体的抗凝系统机体的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体的凝血系统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血管损伤暴露血管内皮下胶原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释放)血小

3、板止血栓血凝块形成血管收缩凝血系统激活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ADP花生四稀酸血栓烷A2GPIIb-IIIa受体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理GPIIb-IIIa拮抗剂(Reopro)抵克力得阿司匹林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Normal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homeostasis)机体的抗凝系统机体的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体的凝血系统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机体的抗凝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细胞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抗凝血酶-Ⅲ(AT-Ⅲ)补体C1抑制物α2-巨球蛋白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灭活Ⅱa、Ⅶa、Ⅸa、Ⅹa、Ⅺa、Ⅻa等*血栓调节

4、蛋白(TM)-蛋白C(PC)系统机体的抗凝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细胞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蛋白C、蛋白S、血栓体调节蛋白(TM)和蛋白C抑制物。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TM凝血酶原凝血酶凝血活性降低蛋白C(PC)APC血管内皮细胞蛋白S灭活Ⅴa、Ⅷa促纤溶酶原激活物释限制Ⅹa与血小板结合放及灭活其抑制物TM是使凝血酶由促凝转向抗凝的重要的凝血抑制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机体的抗凝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细胞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为FⅦa抑制物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Normalc

5、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homeostasis)机体的抗凝系统机体的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体的凝血系统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激肽释放酶、FⅫa、FⅪa及凝血酶等tPAuPA内源性激活途径外源性激活途径降解纤维蛋白(原)水解凝血酶及Ⅻa等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系统(-)抑制物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Normal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homeostasis)机体的抗凝系统机体的纤溶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体的凝血系统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VEC)作用血液与组织间的屏障正常时不启动凝血系统具有抗凝血

6、作用TFPITM肝素类+AT-ⅢPGI2NOADPnase抑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液凝固纤溶酶原激活物(如tPA)溶解纤维蛋白纤溶酶血管内皮细胞抗凝血图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小结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1.内源性凝血系统(Ⅻ因子激活开始)2.外源性凝血系统(TF因子激活开始)3.血小板4.完整的血管内皮5.血流速度相对较快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2.体液抗凝系统3.纤溶系统凝血抗凝血动态平衡凝血↓出血倾向抗凝血↑凝血↑血栓形成倾向抗凝血↓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纤溶系统血细胞血管凝血因子异常抗凝因子异常纤溶因子异常血细胞异常血管异常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CoagulationandAnti-coagulat

7、ionDisturbance)血栓形成倾向出血倾向血栓形成机制“血栓、栓塞、纤维蛋白原”的命名人德国的RudolfVirchow教授于1856年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该理论至今仍被认可。凝血因子减少的原因:*遗传性减少*获得性减少血友病(A、B、C)血管性假血友病生成障碍:如VitK缺乏、肝功能障碍消耗增多:DIC凝血因子减少出血倾向凝血↓抗凝血↑抗凝因子增多纤溶功能亢进血小板异常血管壁结构损伤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