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

ID:12190895

大小:3.4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07-16

上传者:U-4651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_第1页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_第2页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_第3页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_第4页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u870_培训文档_集团应用_专家财务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870培训文档一、生产制造二、供应链管理描述本部分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产品的应用。1.采购管理产品概述1.1.应用流程1.1.1.流程图1.1.2.流程描述1.2.主题1:供应商档案如果该主题是跨产品应用,在此描述与哪几个产品相关。1.2.1.培训目标Ø讲清对对主题的几个要点Ø应是可以分阶段的目标,可以单独练习例:Ø掌握供应商档案维护 Ø理解供应商合并的概念1.1.1.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l概述l操作l练习题举例1.1.1.1.供应商合并1.1.1.1.1.概述业务场景、业务模型、实施方法、重点注意事项、产品模型(1)业务场景说明:可以举原型实例Ø误将一个供应商用多个名称录入Ø供应商发生了实际的并购(2)基本概念什么是供应商合并,根据需要确认是否写,重点要写出系统中名词的概念。(3)业务流程流程图(4)约束条件例如不可做哪些操作、需要做哪些准备确认、是否可以有未处理完成单据等。(5)效果例如对单据的影响、报表的影响、权限的影响、信用额度的影响等。 1.1.1.1.1.授课实际应用案例描述写出案例的详细说明。(1)前提条件Ø相关基础档案的准备Ø相关业务的处理(2)操作步骤Ø正常操作流程:n要求有每一步的数据准备n详细的重点操作步骤Ø注意事项:Ø后续体现:具体可看到的结果,应包括针对概述中效果的具体表现。1.1.1.1.2.案例操作习题提供给学习人员的其它练习。1.1.1.2.…………1.2.主题2:账期......1.销售管理…… 三、财务管理四、集团财务管理描述本部分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产品的应用。1.预算管理2.管理驾驶舱3.合并报表4.集团财务5.专家财务评估专家财务评估从861开始整合了原来财务分析和851专家财务评估的功能应用,以专家财务评估为主,将财务分析的功能并入。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的载体,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报表中大量的数据让人眼花缭乱,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在报表分析上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专家财务评估》是根据国内外专家财务评估大师的理论,结合国内多位专家的经验,由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套专业报表分析软件系统,使得国内的财务管理系统从面向会计数据的电算化处理朝着决策分析支持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1.1.应用流程1.1.1.流程图报表分析功能框架图: 流程图:1.1.1.流程描述1、新增公司: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公司的基本信息录入到本系统中,操作如下:在系统主界面功能树窗口的【数据维护】菜单中用鼠标点击【新增公司】子菜单会出现〖新增公司〗界面,然后根据要求将公司名称、通讯方式、公司介绍和所属部类/行业等信息输入完毕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公司的基本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报表分析】——【公司信息】功能菜单中进行修改。2、 导入报表: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把财务系统生成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数据导入或手工输入本系统,这些数据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各种分析的最基本的“原始数据”。操作如下:在系统主界面功能树窗口的【数据维护】菜单中用鼠标点击【导入报表】子菜单,会出现“导入报表”界面,在界面中选中您的公司,点击〖下一步〗进入第二步界面,点击〖打开报表文件〗按钮,选择该报表需导入的数据在本地计算机或网络中存放的位置及文件,然后选择要导入的报表类型、设定导入文件的项目列及数据列并通过〖项目匹配〗按钮进行需导入报表项目与系统当前报表字段的匹配,最后,点击〖导入〗按钮即可完成当前报表数据的导入。如果没有现成的电子表格(Excel或用友报表Rep格式)文件,可以在相应报表中通过手工方式输入。1、计算数据:第三步我们需要对各种财务指标和部类标准值、行业标准值及公司内部标准值进行计算。这也是生成报表分析所需“次级数据”的过程。操作如下:在系统主界面功能树窗口的【数据维护】菜单中用鼠标点击【计算指标】子菜单,会出现“计算指标”对话框,然后选中需要计算的公司、计算的期间、需计算的指标及数据,点击〖计算〗就可以了。期间选择时要注意一般应选择最新导入数据的这一报表期间,如果期间选择太多可能会使计算过程很长,以往期间的数据在用户使用过程当中通常都被计算过,不必重复计算。需要计算的指标l比率:主要包括清偿能力比率、长期偿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效率比率、投资报酬率、发展能力比率等。l增长率:包括销售增长率、毛利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需要计算的数据l比率的预算及决算值:如果您导入的报表数据是预算值或决算值,那么相关比率的预算或决算值是必须计算的,否则有关的分析便无法完成。l评价:是指根据五档标准值对当前指标状况的一种评价。它共分为差、较差、一般、良好、优秀等五个档次。l内部标准值:是根据当前公司历史数据按一定规则由系统计算生成的一种内部标准。该值在新导入报表数据后也是必须计算的,否则与其相关的分析数据将不能输出。l行业/部类排名:是指当前指标在您公司所属行业或部类中的排名情况2、定义模版、结果展现。 1.1.主题1:导入报表1.1.1.培训目标Ø掌握导入报表的步骤Ø掌握项目列、数据列设置方法Ø掌握项目匹配方法1.1.2.详细内容1.1.2.1.导入报表1.1.2.1.1.概述(1)业务场景用户可以在新增期间之后,需要导入新一期的报表数据,也可以选择导入以前期间的报表数据,把您准备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数据导入或手工输入本系统,这些数据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各种分析的最基本的"原始数据"。(2)基本概念l财务报表:是由企业会计部门提供的反映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当期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基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内容。目前,世界各国的基本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也规定企业按时报送以上三个基本财务报表。本软件的分析基础也主要来自以上所说的三个报表。(3)业务流程选择导入报表的公司—〉选择导入的报表—〉项目列、数据列设置—〉报表项目匹配—〉导入(4)约束条件目前系统可以导入用友公司REP报表格式和EXCEL文件格式的数据。 系统还提供了批量导入报表的功能,文件格式为EXCEL表。由于UFO表可以导出为EXCEL表,所以不提供UFO的批量导入功能。(5)效果在相应的报表处可以查到对应的数据。1.1.1.1.1.授课实际应用案例描述(1)前提条件公司目前在10月份已经产生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均为用友软件产生的rep格式的文件。需要将这三张财务报表导入到专家财务评估系统中,作为10月份报表的分析数据来源。由UFO系统提供的三张财务报表如下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分配表现金流量表(2)操作步骤Ø正常操作流程:导入报表的步骤(以导入资产负债表为例)1.选择功能树菜单【数据维护】中【导入报表】,弹出下面的“导入报表”窗口; 1.在“选择公司”栏中选择需要导入报表的公司,点击“下一步”;2.点击打开报表文件参照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报表数据文件;3.例如在其中选中“资产负债表”文件并点击“打开”按钮; 1.点击“下一步”按钮,出现设置项目列、数据列界面:2.如何进行项目列、数据列设置(1)用鼠标点击“设置项目”选中某一列,然后在“列属性”选项中设定该列是属于报表项目列还是数据列。当设定某一列为数据列时,系统会出现让您选择报表的期间(年报、中报、季报或月报)及数据类型(决算数或预算数): (1)如果想取消已定义过的某一列的项目或数据列属性,选中该列后点击“未设置”选项即可。(2)当要导入的文件中报表项目是以行、报表数据是以列的形式存在时,可以通过〖行列互换〗按钮使行和列进行互换,以方便设定导入报表的项目列和数据列属性。1.如何进行报表项目匹配要导入报表的报表项目名称与本系统中的报表项目名称通常都不会完全一致,所以必须点击〖项目匹配〗按钮对当前的系统报表与要导入的报表项目自动进行匹配,匹配结束后会出现如下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显示为红色的项目是系统报表中没有与其名称完全匹配的报表项目,可以通过映射公式手工对其进行匹配。方法如下: 1)在“需要匹配的项目”窗口中选中某个导入报表的字段,该字段会自动添加到“新公式”窗口中,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多个字段到“新公式”窗口中,并使用和按钮将所选的项目进行加、减运算以使更灵活地与系统现有字段进行匹配。可以通过〖重新输入〗按钮对“新公式”窗口中的公式进行清除并重新选定编辑。2)用鼠标选中“系统现有字段”窗口中某一字段,系统就会将“新公式”窗口中的公式与该字段进行匹配,并显示在“现有映射公式”窗口中。可以通过〖删除公式〗按钮对“现有映射公式”窗口中选定的某一公式进行删除。3)当所有项目都已匹配并确保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对于手工设定的匹配公式系统会自动保存下来的,以便以后再导入该报表时就不用再进行手工匹配了。1.报表导入最后点击〖导入〗按钮就可开始导入报表了2.Ø注意事项:²如果您打开的EXCEL文件中有多个sheet表,您可以通过〖打开报表文件〗按钮下面的下拉菜单选择要导入的报表数据所存放的sheet表。²一个“系统现有字段”存在多个匹配公式,或用户字段出现多个重复项时,系统会自动将这些匹配公式或重复项加总在一起,再存入到系统的字段中。Ø后续体现:具体可看到的结果,应包括针对概述中效果的具体表现。1.1.1.1.1.案例操作习题练习导入利润及分配表、现金流量表……1.2.主题2:效绩评价1.2.1.培训目标Ø掌握效绩评价标准的定义Ø掌握效绩评价报告的定义Ø掌握效绩评价报告的使用 1.1.1.详细内容1.1.1.1.效绩评价标准定义1.1.1.1.1.概述(1)业务场景Ø用户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需要根据历史数据或者集团内部数据自行推导效绩评价的标准,并对某些标准进行修改编辑,以输入符合自身需要的效绩评价标准。(2)基本概念1、功效系数法:功效系数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功效系数法是经济评价中常用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企业效绩评价也采用这一方法。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不允许值单项指标评价分数=60+×40该指标满意值-该指标不允许值2、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在计分方法上采用功效系数法的同时,对原有的功效系数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首先,增加了评价标准档次,由原来公式中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两档评价标准值,增加为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五档评价标准值。其次,把原来对基础分和调整分的固定分配比重60、40,发展为变动的分配比重,从整体上提高了评价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计算公式如下:单项指标评价分数该指标实际值-该指标本档标准值=本档基础分+×(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该指标上档标准值-该指标本档标准值3、部类/行业标准 本软件提供公司所在部类或行业上市公司的报表数据,最新的数据可以通过本公司的网站得到。部类/行业标准指:同一部类/行业的所有公司在剔除异常数值后按“分组加权算数平均算法”计算所得的指标值。4、企业内部标准当企业无法归属某一部类或行业时,本软件可以根据公司以往的数据自动生成企业的内部标准,以便于企业的进行对比分析。(3)业务流程定义效绩评价标准—〉编辑效绩评价标准(4)约束条件(5)效果1.1.1.1.1.授课实际应用案例描述(1)前提条件Ø相关报表已经导入Ø如果使用部类或行业标准或上市公司标准,已经进行过“推导标准”操作。Ø如果没有当期的标准,相关标准值已经进行过“计算指标”操作。Ø已经进行过“计算指标”,计算完成指标和相关数据。(2)操作步骤Ø操作步骤:1、自定义标准定义1)进入“自定义标准”功能2)“增加”自定义标准,输入标准名称; 1)选择构成标准基础的公司,选择2)“保存”标准。3)选中自定义标准,进行自定义标准的“推导标准”计算。2、编辑标准值1)进入“编辑标准值”功能;2)选择要修改的自定义标准,进入“下一步”;3)编辑对应“期间”的自定义标准值;4)“保存”修改完成的自定义标准。Ø注意事项:Ø后续体现:为按照自定义标准进行效绩评价做好数据准备1.1.1.1.1.案例操作习题由用户任意选择五家公司作为构成标准的公司自定义一个标准并编辑标准值。1.1.1.2.效绩评价模版定义1.1.1.2.1.概述(1)业务场景Ø用户需要按照自定义标准按照自定义效绩评价模版进行效绩评价。(2)基本概念同效绩评价标准定义部分。(3)业务流程定义效绩评价模版—〉效绩评价报告 (4)约束条件(5)效果在效绩评价报告中可以使用此评价模版。1.1.1.1.1.授课实际应用案例描述(1)前提条件Ø相关报表已经导入Ø如果使用部类或行业标准或上市公司标准,已经进行过“推导标准”操作。Ø如果没有当期的标准,相关标准值已经进行过“计算指标”操作。Ø已经进行过“计算指标”,计算完成指标和相关数据。(2)操作步骤Ø操作步骤1、“增加”自定义效绩评价模版;2、输入“名称”和“描述”;3、定义“基本指标”,设置相应指标“权数”;4、定义“修正指标”,设置相应指标“权数”;5、定义“评议指标”,设置相应指标“权数”;6、“确定”模版定义结果。Ø注意事项:Ø后续体现:在效绩评价报告中可以使用。 1.1.1.1.1.案例操作习题定义一个与“财政部工业效绩评价模板”相同的评价模版。1.1.1.2.效绩评价报告1.1.1.2.1.概述(1)业务场景Ø用户需要按照自定义标准、自定义效绩评价模版出具效绩评价报告。(2)基本概念(3)业务流程定义效绩评价模版—〉效绩评价报告(4)约束条件(5)效果显示对应的效绩评价报告。1.1.1.2.2.授课实际应用案例描述(1)前提条件Ø相关报表已经导入Ø如果使用部类或行业标准或上市公司标准,已经进行过“推导标准”操作。Ø如果没有当期的标准,相关标准值已经进行过“计算指标”操作。Ø已经进行过“计算指标”,计算完成指标和相关数据。 Ø已经定义自定义标准和效绩评价报告模版。(2)操作步骤Ø正常操作流程:1、首先选择需要生成效绩评价报告的公司,可以多选;2、然后选择报告期间、报告标准、报告模版:3、根据用户在向导第一步效绩评价标准的不同,需要区分提供向导进入第三步,选择适用的规模和行业 1、处理评议指标部分2、确定“完成”,输出报告Ø注意事项:Ø后续体现:1.1.1.1.1.案例操作习题按照自定义标准、自定义效绩评价模版出具效绩评价报告。 1.1.主题3:自动化分析报告1.1.1.培训目标Ø掌握自定义自动化分析报告模版Ø掌握使用自动化分析报告模版1.1.2.详细内容1.1.2.1.自定义自动化分析报告模版1.1.2.1.1.概述(1)业务场景Ø用户希望根据业务报告数具出具自动化分析报告(2)基本概念1、企业创值评价体系企业创值评价体系是在余留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首先介绍后两个名词:余留利润(residualincome)的概念在管理会计的教科书中一般都能找到,它是为了克服用传统的投资回报率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时,可能造成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行为方式并不是为了集团或整个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服务的问题而提出的业绩评价指标。余留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的指标便能克服上述问题。余留利润定义如下:余留利润=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率×资本只要余留利润大于零,也就是项目产生的利润抵偿掉资本的成本以后还有富裕,该项目从经济上讲便应该接受。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缩写EVA)是美国金融分析师(CFA)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实际就是余留利润,当然EVA的提出者引入了一些新的观念:其一,EVA与所谓市场增加值(MarketValue Added)结合。大多数公司的基本目标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不仅明显地使股东受益,而且也将确保稀缺资源得以有效地分配,从而也使整个经济受益。如果我们能使股东权益的市值和股东所提供的权益资本的金额(即股东权益的账面值)之差额最大化,那么我们就可使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差额便是市场增加值: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所提供的权益资本账面值=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股价-资产负债表上的普通股权益合计市场增加值计量自公司成立以来管理活动所达到的效果,而经济增加值关注某一给定年份的管理绩效。市场增加值等于企业未来创造的一系列经济增加值的贴现,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正的经济增加值,其股价才会长久增长。其二,EVA的提出者认为传统的利润的计量不适合新经济中的一些企业。比如,财务会计一般将企业的研发费用作为收益性支出处理,进入当期的利润表。如果用该利润考核新经济企业,那么可能就会影响这些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并低估它们创造价值的能力。于是,EVA的提出者认为研发费用将对企业的长远的竞争能力因而经济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在绩效考核时,应将它们作为资产看待,并在若干会计期间逐步摊销。用友企业创值评价体系是余留利润和经济增加值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化的经济增加值。结合中国财务报表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创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创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营业资本的税后资本成本=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营业资本*税后资本成本率2、自动化分析报告模板本系统为了满足用户方便、快捷的制作专家财务评估报告的需求,提供了报告模板的定制功能。通过不同的报告模板,用户可以快速的得到不同的分析报告。3、杜邦比率分析体系美国著名的化学制品生产商杜邦(Dupont)公司为了考核集团下属企业的业绩,特制定了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财务比率考核体系,我们在此将该体系称为杜邦比率分析的金字塔。这一分析体系出现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从最初用于内部考核的目的发展到用于投资者和债权人分析企业的目的。该比率金字塔的构造如下: 杜邦比率分析体系认为:一家公司的股东权益报酬率等于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乘积。而销售净利润率又可分解为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如营业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可分解为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进一步可分解为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因此,一家公司的毛利率的改善或费用率的降低,存货周转率的改善或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缩短,权益乘数的提高等等都可能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对影响股东权益报酬率的各项“子指标”的研究,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公司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和财务杠杆等之间的变化和互动是如何最终影响公司的核心财务比率的。4、多因素分析法我们如果想进一步探究上述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指标的变化(每次假设其它两项因素不变)对当期股东权益报酬率变化影响的数量,我们还可以采用所谓多因素分析方法:设定A11=本期净资产报酬率;A21=本期销售净利润率;A22=本期总资产周转率;A23=本期权益乘数;B11=目标净资产报酬率;B21=目标销售净利润率;B22=目标总资产周转率;B23=目标权益乘数。C11=销售净利润率变化对股东权益报酬率变化的影响;C22=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化对股东权益报酬率变化的影响;C33=权益乘数对股东权益报酬率变化的影响。那么我们有下列关系式:C11=A21*B22*B23-B11C22=A21*A22*B23-A21*B22*B23C33=A11-A21*A22*B23 (3)业务流程自定义自动化分析报告模版—使用分析报告模版输出报告(4)约束条件(5)效果1.1.1.1.1.授课实际应用案例描述写出案例的详细说明。(1)前提条件Ø相关报表已经导入Ø已经通过“计算指标”进行过相关指标的计算。(2)操作步骤Ø正常操作流程:1、进入自定义分析报告模版功能;2、“增加模版”,输入模版名称和描述; 1、插入相应文字2、插入相应分析3、插入相应报表 1、插入相应图形2、“保存”模版3、选择相应分析条件 1、进行“分析”,输出报告Ø注意事项:Ø后续体现:1.1.1.1.1.案例操作习题建立一个与演示模版相同的模版,输出本公司分析报告。五、CRM六、HR 七、OA八、零售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