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

ID:45383329

大小:369.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1-12

上传者:U-3769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_第1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_第2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_第3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_第4页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融学2011货币银行学课件+第9章货币供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第九章货币供给 第一节货币供给概述一、货币供给的定义通常讲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货币供给行为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是动态的货币供给概念,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货币供应量指银行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一定时点上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的总额,由货币性资产组成),是静态的货币供给概念,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 二、名义货币供给量与实际货币供给量名义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包含了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实际货币供给量就是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名义货币供给量记为Ms,实际货币供给量为Ms/P。第一节货币供给概述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第一节货币供给概述 四、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1、中央银行的行为影响2、商业银行的行为影响3、财政机构的行为影响4、企业的行为影响5、社会公众的行为影响第一节货币供给概述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1、存款货币创造相关概念(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所谓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银行以外的客户以现金的形式存于银行形成的存款。所谓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转化而来的存款。 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1、存款货币创造相关概念(2)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央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下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央行,这个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这个比率交存央行的存款为法定准备金存款。而金融机构在央行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与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在我国习惯上称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金率。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2、存款创造的基本条件(1)非现金结算制度只有当非现金结算制度确立之后,我们才能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的支付,或通过银行之间的相互往来进行转账结算,而无须使用现金。如果没有非现金结算制度,公众自然就不会有对存款的要求,银行也就没有创造存款的可能。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2、存款创造的基本条件(2)部分准备金制度早期银行都是实行100%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吸收的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因而早期银行没有创造存款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能力。但现代银行与早期银行有本质的区别,100%的准备金制度现在转化成部分准备金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商业银行用于应付存款提取的现金或流动资产储备,只是存款的一部分,从而使商业银行能用吸收的存款去发放贷款。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3、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假设:假设市场上只有一家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20%,超额准备金为0;现金漏损率为0;银行的业务只有吸收活期存款和发放贷款;银行客户的闲置资金都存放在银行活期账户;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表9.1存款创造过程支票存款增加额贷款增加额准备金增加额10008002008006401606405120128512409.6102.4409.6327.6881.92......500040001000 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3、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放松假设假设市场上有多家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超额准备金率为5%;现金漏损率为20%;(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银行吸收的活期存款有一部分会转化为定期存款,设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例为30%;而定期存款的准备金率为5%;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3、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派生存款系数: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倍数,成为派生倍数,即存款乘数。K=1/rr: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K=1/(r+e)e: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K=1/(r+e+c)c: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K=1/(r+e+c+t*rt)t:定期存款与支票存款比率r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三、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在银行系统没有超额准备金(或超额准备金也不能削减)的情况下,若客户提取现金或某家商业银行归还中央银行的贷款,则会出现准备金减少,在此情况下,须通过收回贷款补充准备金,从而引起连锁反应,使存款货币出现多倍的收缩。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 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表9.3银行体系合并资产负债表根据会计核算原理,总资产等于总负债,即:Aa+Ab+Ac+Ad=La+Lb+Lc+Ld+M1或M1=(Aa+Ab+Ac+Ad)-(La+Lb+Lc+Ld)这个式子说明:银行体系的任何一项资产的增加都会引起M1的增加;反之,M1则减少。相反,除了M1之外,银行体系任何一项负债的增加都会引起M1的减少;若负债减少,则会引起M1的增加。资产负债Aa各项贷款Ab财政借款Ac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资产Ad黄金外汇占款La储蓄及定期存款Lb财政存款Lc国际金融机构往来Ld银行资本及其他M1现金(M0)活期存款 一、货币供给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对上式作进一步变形得到:M1=(Aa-La)+(Ab-Lb)+(Ac+Ad-Lc)-Ld这个式子说明,货币供应量M1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制约:1、信贷收支状况2、财政收支状况3、国际收支状况4、银行资本的变化及其余额。M2的分析类似。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二、货币供给模型现实中的所有货币(现金和存款)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两个基本概念: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二、货币供给模型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以及对各商业银行的负债(即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实际上也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总额。现实中的所有货币都是在其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把这二者之和称之为基础货币。又由于二者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中央银行所能够控制的,所以也称为强力货币。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二、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乘数是指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令Ms表示货币供给额,B表示基础货币,m表示货币乘数,则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为:Ms=B·m从上述理论模型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下面我们看看M1和M2的模型的推导。首先给定若干符号:R: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d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e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C流通中现金货币;Dd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t为定期存款;t’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c’流通中现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即现金漏损率或称通货比率。根据上述定义,我们有:M1=C+Dd(A)B=R+C(B)R=Dd·rd+Dd·e+Dd·t’·rt(C)C=Dd·c’(D)把C和D式代入(B)式,得:B=Dd·rd+Dd·e+Dd·c’+Dd·t’·rt=Dd(rd+e+c’+t’·rt)(E)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所以,Dd=[1/(rd+e+c’+t’·rt)]·B(F)M1的乘数m=M1/B=(1+c’)/(rd+e+c’+t’·rt)从而M1=(1+c’)/(rd+e+c’+t’·rt)·B(G)又根据定义,有:M2=M1+Dt,可以得出:M2=(1+c’+t’)/(rd+e+c’+t’·rt)·B(H)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乘数m由rd、e、c’、rt和t’等许多因素决定,它们并非完全在中央银行控制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是内生变量。下面,我们利用这里的分析公式,对影响货币供应额变动的因素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分析表9.5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资产负债1、国外资产净额2、对政府债权3、对商业银行债权4、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5、其他有价债券1、流通中的通货净额2、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3、政府存款4、其他项目净额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分析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包括:1、国际收支:盈余,则央行购进外汇,央行国外净资产项目增加;反之,赤字则央行要出售外汇供进口用,国外资产净额减少。这些都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减。2、汇率政策:央行不想让本币升值就会买进外汇,如果不想让本币贬值,就抛出外汇。这些都会影响到央行国外净资产的增减,从而影响到基础货币的增减。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分析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包括:3、政府财政收支:发生赤字,央行对政府的债权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反之盈余则对政府债务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回笼,供给减少)。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分析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包括:4、货币政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两个方面。通过利率的提高和降低及债券的买进卖出影响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和债券资产的增减,从而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减。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1、影响法定准备金率的因素货币政策意向商业银行的存款构成银行规模大小及距离央行的远近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2、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市场利率货币政策预期商业银行经营风格:稳健还是冒进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3、影响通货比率变动的因素相对财富相对收益相对风险金融行业的发达程度季节因素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三、影响货币供给额变动的因素分析(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分析4、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存款总额的比例(与M1正相关)可支配收入水平存款利率的结构第三节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课后阅读参考书及访问网站参考文献1、易纲、吴有昌著《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2、[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美]劳埃德B.托马斯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7、彭兴韵著《金融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美]切凯蒂著《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课后阅读参考书及访问网站网站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n/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http://www.federalreserve.gov/欧洲中央银行http://www.ecb.int/日本中央银行http://www.boj.or.jp/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