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7659

大小:1.4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2025届2022—2023学年(上)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乘组在巴丹吉林沙漠戈壁带中的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圆满完成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神舟十三号属于天体B.在轨运行的神舟十三号不属于天体C.着陆后的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属于天体D.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与地球可以构成天体系统2.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会经过和地面失联的“黑障区”,“黑障区”大约出现在地面35—80km的大气层间。下列有关“黑障区”所在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高度升高,气温先升后降B.多雷电云雨天气C.完全位于平流层D.空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增大3.(原创)东风着陆场选址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气候干旱,降水少B.风力微弱,利于着陆C.地广人稀,安全性高D.地势平坦,方便着陆【答案】1.D2.A3.B【解析】【1题详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神舟十三号仍位于地球表面,不属于天体,A错误;在轨运行的神舟十三号属于天体,B错误; 着陆后的神舟十三号返回舱位于地球上,不属于天体,C错误;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与地球可以构成天体系统,D正确。故选D。【2题详解】“黑障区”大约出现在地面35—80km的大气层间,属于平流层及高层大气的底部。随高度升高,气温先升后降,A正确;几乎无水汽和固体杂质,因此大气无天气变化,B错误;不完全位于平流层,C错误;空气密度随高度升高而减小,D错误。故选A。【3题详解】东风着陆场的面积有2万平方公里,一望无际,约是四子王旗着陆场的十倍,宽阔无垠的面积意味着为飞船返回舱预留的降落空间更大,但地域开阔的沙漠戈壁带中难以保证风力微弱,B不包括;东风着陆场气候干旱,降水少,能见度高,影响到飞行器着陆,A包括;地广人稀,安全性高,影响到飞行器着陆,C包括;地势平坦,方便着陆及利于各种工具的运输和搜救车辆的顺利通行,影响到着陆安全,是需要考虑的因素,D包括。本题要求选择不包括的选项,故选B。【点睛】着陆场的选址:航天着陆场的选址对地形、气候、光照等条件都有极高的要求。着陆场的选址要求一般包括场地宽广,保证降落出现偏差时也能落在着陆场范围内;地势平缓,便于飞船软着陆以后可以平稳地等待工作人员回收。此外,最好没有高山丘壑和森林,没有大型工业设施和居民居住区,避免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同时气象条件要好,能见度高,利于观测和搜寻工作展开。下图为“祝融号”火星车传回地球的火星表面照片。下面表格是火星与地球的部分数据比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火星地球直径6794千米12756千米质量6.4219×1023kg5.965×1024kg距日远近2.28亿千米1.5亿千米 公转周期687天365天自转周期24小时39分23小时56分大气状况稀薄(约为地球的1%),主要成分:二氧化碳(95.3%)、氮气(2.7%)、氩气(1.6%)和微量的氧气(0.15%)和水汽(0.03%)对流层密度较大,主要成分:氮气占78.1%;氧气占20.9%4.“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了()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5.下列对“祝融号”火星车将信号传回地球影响较大的是()A.太阳辐射B.台风C.地震D.太阳活动6.(原创)通过地球和火星数据的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上的短B.火星的自转速度比地球慢C.火星上的四季长度比地球短D.火星上的极光现象比地球更明显【答案】4.C5.D6.B【解析】【4题详解】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火星不属于地月系,但是属于太阳系,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人造天体从地球到达了火星,离开了地月系,但是没有离开太阳系,更没有离开银河系,火星不属于河外星系的范畴,更谈不上离开河外星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这是将信号从火星传送至地球,与地球表面的活动没有关系,B、C错误;太阳辐射是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对信号影响不大,A错误;太阳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增多时,释放出来的强烈的电磁波直接干扰通信信号,D正确。故选D。【6题详解】通过地球和火星数据的对比可知,火星上昼夜交替周期比地球上的长,火星的自转速度比地球慢,A错误、B正确;火星公转周期比地球的长,火星上的四季长度比地球长,C错误;由于火星的大气比地球上的稀薄,所以火星上的极光现象没有地球上明显,D错误。故选B。 【点睛】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省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省区得到广泛推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如果仅仅考虑天气因素,图中①②③④地,太阳能资源最少的是()A.①B.②C.③D.④8.推测图中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9.与煤炭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是()A.受天气的影响小B.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C.开发技术要求高D.发电成本更低【答案】7.D8.B9.B【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四地中①地的降水量最少,④地的降水量最多。如果仅仅考虑天气因素,④地阴雨天气较多,太阳能资源最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一个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太阳辐射条件,另一方面要求这个地区人口众多,距离密集.据图可知①到④太阳辐射条件越来越差;同时可以看到①地城市数目少,②地城市密集,因此②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B正确,ABD错误。故选B。【9题详解】与煤炭发电相比,太阳能发电的优势是清洁,可再生,B正确;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更大,A错误;开发技术要求高不是优势,C错误;太阳能发电成本更高,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某高一学生在课后延伸阅读中了解到一种太阳活动——日冕物质抛射(CME)。CME是巨大的、携带磁力线的泡沫状气体,在几个小时中被从太阳日冕层抛射出来,是太阳系内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能量释放过程,一次爆发可释放极为巨大的能量和太阳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关于日冕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光球层、色球层组成了太阳的大气层B.是太阳大气结构中最里面一层C.日冕物质抛射又被称为耀斑D.日冕层上温度偏低的区域即为太阳黑子11.关于日冕物质抛射,下列说法最不可信的是()A.肉眼无法直接观测B.印度洋的国际货轮磁力导航设备失灵C.靠近北极圈的挪威观测到极光现象D.重庆出现伏旱天气【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冕层与光球层、色球层共同组成太阳的大气层,A正确;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结构中最外一层,B错误;日冕物质抛射又被称为太阳风,不是耀斑,C错误;光球层(不是日冕层)上温度偏低的区域为太阳黑子,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 日冕层抛射的物质比较稀薄,温度很高,发出的可见光少,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A不符合题意;日冕物质抛射的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可能印度洋的货轮磁力导航设备失灵,B不符合题意;日冕物质抛射的高速运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被地球两极的磁场捕获,与大气层摩擦相撞产生绚丽的光亮现象为极光,因此靠近北极圈的挪威可以观测到极光现象,C不符合题意;重庆出现伏旱天气与大气环流控制的结果,与日冕物质抛射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气候:地球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2.甲、乙、丙三个地质年代分别代表的是()A.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D.新生代、古生代、中生代13.在乙地质年代的末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裸子植物开始出现B.恐龙灭绝C.蕨类植物繁盛D.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答案】12.C13.B【解析】【12题详解】读表可知,甲地质年代被子植物繁盛,应为新生代,乙地质年代恐龙和祼子植物繁盛,应为中生代,丙地质年代早有出现海生藻类植物和三叶虫等海生无脊椎动物,中后期出现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应为古生代。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13题详解】读表可知,乙地质年代恐龙和祼子植物繁盛,应为中生代,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出现,大部分时间祼子植物繁盛,祼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均出现在古生代,AC错误;中生代末期出现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生物灭绝,B正确;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中生代末期,而是新生代,D错误。故选B。 【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2021年6月10日19时46分,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莫霍界面以下B.Ⅱ圈层C.Ⅲ圈层D.Ⅳ圈层1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B.Ⅱ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C.Ⅲ圈层空间分布连续但不规则D.Ⅳ圈层全部为固态物质组成16.岩石圈()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14.B15.C16.B【解析】【14题详解】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由材料“震源深度为8千米”可判断出,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即Ⅱ圈层,A错误、B正确。图中I为大气圈、Ⅲ为水圈、IV为地核,C、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I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碳酸盐类矿物分布最广,B错误;图中显示,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图中显示,IV 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软流层以上的地球内部,②③正确,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特点: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地壳比较厚,约39~41Km;大洋地壳比较薄,约5~10Km。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无动力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高处一跃而下,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200公里/小时左右,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假如当运动员在中纬度30千米高空下降时,下降到对流层顶,滑行的水平距离约为()A.18千米B.33千米C.44千米D.54千米18.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距离比理论值偏大,可能位于()A.对流层B.电离层C.平流层D.高层大气19.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与A、B层相比,C层需额外准备的是()A.雨衣B.御寒服C.氧气瓶D.防辐射衣【答案】17.D18.C19.D【解析】【17题详解】中纬度对流层高度约为10~12km(取11km),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每下降1m的同时前进约3m,运动员从中纬度30km高空下降至对流层,下降了19km,因此滑行的水平距离约57km,最接近D项,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 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感觉到水平滑行的距离比理论值偏大,表明空气水平阻力相对较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最可能进入平流层,C正确,ABD错,故选C。【19题详解】与A、B两层相比,C层高度更高,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更强,需要准备防辐射衣,D正确;注意关键词“和A、B两层相比”,A层中上部以及B层气温均较低,氧气含量低,也需要准备御寒服和氧气瓶,BC错;降雨属于对流层的天气现象,C层无需准备雨衣,A错。故选D。【点睛】平流层的特点:(1)气温的垂直分布除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外,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而使气温升高;(2)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3)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对高空飞行有利。《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所示环节对对流层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2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③2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B.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D.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答案】20.D21.C22.D【解析】【20题详解】 对流层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对流层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④代表地面长波辐射,符合题意,D正确;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A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可知,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然后地面通过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升温,其热量传递过程为①→②→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2020年3月3日,印尼著名的默拉皮火山剧烈喷发,其火山灰柱高达6000米。幸好接下来周边地区普降大雨,有效缓解了火山灰的空气污染。下面左图为火山喷发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火山喷发物的物质来自()A.地核B.下地幔C.上地幔D.地壳24.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其原因是()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答案】23.C24.D【解析】【23题详解】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C正确,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 火山喷发使得大量火山灰及气体物质悬浮于空气中,削弱了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气温下降,同时保温作用增强,所以图中所示①不变、②减弱、③增强、④减弱,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软流层又叫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下图为重庆市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示意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穿堂风”()A.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B.中午12点风力达最大C.石质地面越大风力越小D.风向始终如图所示26.图示人为制造“穿堂风”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大气污染B.调节室内温度C.增加建筑物采光D.提高室内湿度【答案】25.A26.B【解析】【25题详解】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穿堂风”是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由材料可知,穿堂风是由于房屋前后地表性质不同,出现冷热不均,然后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A正确;中午12点太阳辐射最强,但是房屋前后的温差没有达到最大,因此风力也没有达最大,B错误;石质地面越大,与山林的温差越大,风力越大,C错误;夜间时风向与图示情况相反,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地处重庆市,气候较为湿热,人为制造“穿堂风”,主要是为了调节室内温度,B正确;减轻大气污染不是主要目的;不能增加采光;不是为了提高室内湿度,主要是为了降低室内温度,ACD错误。故选B。【点睛】 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风向一般为背阴处一侧至有阳光一侧,风速根据两侧温度差决定,温差越大,风速越大,以春、秋季居多。下图为山东烟台附近某山区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据图可知()①该等压面一般出现在夜晚②该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③此时风向由Q到P④此时风向由P到Q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8.在晴朗的夜晚,该谷地上空会出现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逆温层产生的原因是()A.山顶离太阳近,气温高;山谷离太阳远,气温低B.晴朗的夜晚,谷地气温下降快,高处大气层降温慢C.山顶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山谷接受的太阳辐射少D.山顶附近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答案】27.C28.D【解析】【27题详解】P地位于山谷,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此时山谷气压高于山坡,空气自山谷流向山坡,盛行谷风,即风向由P到Q,④正确,③错误;山谷气压高,表明气流下沉,根据热力环流形成规律可知,气流下沉表明山谷气温较低,白天山谷因地形遮挡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而气温升温慢,气温较低,因此该等压面一般出现在白天,②正确,①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8题详解】夜间山谷因散热不畅,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地,盛行山风,山风来自较冷的山坡上部,属于较寒冷气流,该气流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的较暖空气抬升,谷底上空的大气温度高于谷底,形成逆温,D符合题意;题意表明,该逆温出现在夜晚,夜晚无太阳辐射,排除AC;晴朗的夜晚谷地因较封闭散热较慢,气温下降较慢,排除B,故选D。 【点睛】山谷风环流原理:在白天,山坡受太阳辐射加热后升温更快且气温更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山谷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谷沿坡面向山上运动,形成谷风。谷风在山坡和谷地温差最大时达到最强,通常为午后至日落前。在黑夜,山坡的冷却速度要快于山谷(地形封闭)且气温更低,此时山坡与谷地间的气压梯度和白天正好相反,山坡近地面产生高气压,谷地产生低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坡向谷地形成山风。山坡和谷地在进入午夜后温差变大,因此午夜至日出前后是一天中山风最强的时刻。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9.此时,丁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0.此时,PQMN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Q地B.P地C.M地D.N地【答案】29.A30.B【解析】【29题详解】读图可知,丁地南侧为低气压中心,丁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此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等作用力共同作用下,水平气流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30题详解】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稀疏,气压梯度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则风力越小,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P、Q、M、N四地中,P地等压线最为密集,Q、M、N等压线较为稀疏,故P地风力最大,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31.通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原创)若用此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②③④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太阳系共有____颗大行星,巨行星是____、____(填行星名称)。(2)若用此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____代。若含有大量的恐龙化石,则最有可能是____代。(3)若用此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③④之间为____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____。(4)若用此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②代表的不连续面是____;横波、纵波自外向内透过该界面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曲线①②之间的圈层为____,请说出该圈层在大陆部分厚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____。【答案】(1)①.土星②.木星③.火星④.地球⑤.八⑥.木星⑦.土星(2)①.古生②.中生③.中生(3)①.光球②.黑子(4)①.莫霍界面②.波速都突然增加③.地壳④.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大【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理模式图为背景资料,考查太阳系组成、地球的内部圈层、太阳大气层结构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小问1详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若用此模式图表示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②③④分别为土星、木星、火星、地球的公转轨道。太阳系共有八颗大行星,巨行星是木星、土星。 【小问2详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繁盛于中生代。若用此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煤炭资源,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古生代、中生代。若含有大量的恐龙化石,则最有可能是中生代。【小问3详解】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用此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曲线③④之间为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类型是黑子。【小问4详解】若用此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②代表的不连续面是莫霍界面;横波、纵波自外向内透过该界面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波速突然增加。曲线①②之间的圈层为地壳,在大陆部分厚度随海拔的升高,地壳厚度增大。32.重庆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下图中图甲为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图乙为重庆城区与郊区分布示意图。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①地空气垂直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④地空气垂直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水平方向上,风从________吹向________(分别填“①”或“④”)。(2)若图甲代表夜晚海陆之间的等压面状况,则M代表________,N代表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的等压面状况。此时盛行________(填“海风”或“陆风”)。(3)若图甲代表重庆城区与郊区间等压面状况,则代表重庆市城区的是________(填“M”或“N”),乙图中P1点的风向为________。(4)若在图乙郊区P1、P2、P3、P4等地建设有大气污染物的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5)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人类活动释放废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请你为缓解重庆市的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①.④>③=②>①②.上升③.下降④.④⑤.① (2)①.海洋②.陆地③.陆风(3)①.M②.西北风(4)不合理;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5)①增加绿化面积(或植树种草)②增加湿地面积(或修建人工湖泊等)③节能排放,减少人为热的排放。【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应用,等压面的判读,热岛效应的缓解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同。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①为低压,④为高压。③④相比,④海拔更低,气压更高,所以气压值由大到小排序为④>③=②>①。①地为低压,受热空气垂直上升,④地为高压,气温较低,空气垂直下沉。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即由④吹向①。【小问2详解】夜晚陆地降温更快,陆地气温更低,空气垂直下沉,近地面高压,所以M表示海洋,N表示陆地。此时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盛行陆风。【小问3详解】城区人口密集,产业活动集中,废热排放更大,城区的气温更高,盛行上升气流,郊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代表重庆城区的是M。P1点风由郊区吹向城市,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转,结合图示方向信息可知,P1点吹西北风。【小问4详解】结合图中城郊边界等信息可知,P1、P2、P3、P4等地位于城郊热力环流之内,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这些地方,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所以不合理。【小问5详解】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如在城市加大绿化,植树种草,增加城市人工湖泊、池塘等湿地面积,减缓城市升温速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节能减排,减少人为废热的排放,从而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33.下图为某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a____c____d____h____。(2)此图表示地区在____(填“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3)若h减小,对风速影响是:____。(填“变大”或“变小”)(4)在此地的高空中,若无h,只受a、d影响,则c与等压线的关系最终是____(填“平行”或“斜交”)。此时,a与d的关系是____。【答案】(1)①.地转偏向力②.风向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摩擦力(2)①.北②.风向向右偏(3)变大(4)①.平行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分析】本题以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为背景资料,考查风的受力及风向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d箭头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c位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侧,成一夹角,应为风向;a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h与风向相反,应为摩擦力。【小问2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风向向右偏,地转偏向力向右,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小问3详解】摩擦力会减小风速,若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变大。【小问4详解】高空的风不受摩擦力影响,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此时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