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检测临床应用

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检测临床应用

ID:6240774

大小:25.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1-07

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检测临床应用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检测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肝病毒前S1、S2抗原检测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前S2(PreS2)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00例乙肝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PreS1、PreS2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发现500例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总阳性率为73.2%,PreS2总阳性率为72.2%;HBeAg(+)的各组中PreS1、PreS2抗原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HBeAg(-)的各组;PreS1、PreS2抗原在HBVDNA(+)组中的检出

2、率分别高于HBVDNA(-)组。结论认为PreS1、PreS2抗原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HBV病毒颗粒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关键词:乙型肝炎;S1、S2抗原检测;临床应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目前我国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由一个不完全的双链DNA组成,共有4个开放读码框,第3个读码框架为HbsAg编码区S区,由前S1(PreS1)、前S2(PreS2)和S基因组成[1]。HBVPreS1抗原与PreS2抗原均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本文通过对我院50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Pre

3、S1、PreS2抗原检测,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比较,以探讨两种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4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1~12月门诊部和住院部乙肝患者500例(男252例,女248例),年龄20~72岁、平均36.2岁。与120例健康体检者(HBVM均为正常)作为对照,男67例、女53例,年龄18~73岁,平均36.7岁。1.2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乙肝组和健康组。HBVM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提供;PreS1、PreS2抗原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试剂分

4、别由上海阿尔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V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ELISA结果由深圳汇松PW-960型酶免疫分析仪检测;HBVDNA测定采用PCR法,试剂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采用TAMATA公司PCR仪检测。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2.3HBVM模式与PreS1、PreS2抗原的关系在500例HBsAg(+)乙肝患者中,PreS1总阳性率为73.2%,PreS2总阳性率为72.2%。HBVM模式与P

5、reS1、PreS2抗原的关系见表1。3讨论通过上述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PreS1、PreS2抗原与HBsAg(+)存在显著相关性。另外还发现在HBeAg4(-)的各组中仍可检测出PreS1、PreS2抗原,原因可能是HBV为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而发生前C区变异,导致HBeAg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它并不意味着HBV的清除或复制水平的减低[2],因此应补充检测PreS1、PreS2抗原,以避免这种结果的阴性误导,从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判断。本研究发现,PreS1、PreS2抗原检测乙肝患者与HBVDNA检测在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

6、及总符合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另外PreS1、PreS2抗原在HBVDNA(+)组中检出率也显著高于HBVDNA(-)组,说明PreS1、PreS2抗原检测可以较好的反映体内HBVDNA的存在状态。综上所述,传统的HBVM检测反映HBV在体内存在的状况,而PreS1、PreS2抗原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与HBeAg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HBV病毒颗粒的存在密切相关。PreS1、PreS2抗原又具有其独立的检测价值,可弥补HBVM检测的不足[3]。PreS1、PreS2抗原检测对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参考

7、文献:[1]王剑,盘晓娟,刘平娥,等.乙肝病毒前S2抗原与相关血清标志物关系探讨[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7):612-613.[2]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4[3]郝建华.已型患者血清HBV外膜打蛋白与HBVDNA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59.编辑/王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