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语文第10周教案左梅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教版 版第上册册 年级: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12卧薪尝胆使用日期11、3课型新授主备人韩秋执教者左梅花第 1 课时 /总36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会用“建议”造句。课前预习预习生字,熟读课文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1 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 “卧”、“薪”的意思?(卧:
2、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学生查字典对照。)二初读指导。1出示内容提要:(1) 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 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3) 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4) 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2 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3 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的意思。(1) 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
3、请提出来!(2) 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导入新课,讲述故事。认识卧、薪的意思。初读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可用文中句子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来说。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分段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字旁加上“线”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 “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5写字指导。(1) 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 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3) 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4)
4、用钢笔描红。三作业学习生字词。指导写字。强调字的结构。作业设计抄写生字板书设计12、卧薪尝胆兵败求和受尽屈辱教学反思查阅意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教版 版 第上册册 年级: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12卧薪尝胆使用日期11、4课型新授主备人韩秋执教者左梅花第2 课时 / 总37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课前预习练
5、读课文,找一找相关的历史故事教学活动过程设计师、生活动预设学习要点改进建议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选了穿、住、做
6、三个方面的事情。复习检查。精读课文。从哪里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引读,他这么做不是故意折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1)齐读第五自然段。(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板书:转弱为强
7、 灭掉)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三、作业:1、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法。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3、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学习二三段。学习结果如作业布置。他想干什么?(板书:奋发图强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国王?(引读课文)。他如此忍辱负重,如此奋发图强,结果怎样?作业设计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12、卧薪尝胆兵败求和受尽屈辱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教学反思三次读课文时,我让他们边读课文,边思考“卧薪尝胆”的意思。提示他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
8、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插图来理解。查阅意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教版 版第 上册 册 年级: 三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使用日期11、5课型新授主备人韩秋执教者左梅花第 1课时/总 38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2、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