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doc

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doc

ID:6180273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doc_第1页
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doc_第2页
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的应用妇产科切口缝合引发的炎性反应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我院尝试在妇产科手术切口缝合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取得了满意成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具有完整资料的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其中早产者13例,异位妊娠者17例,羊水浑浊者16例,胎膜早破者14例,剖宫产者39例,子宫肌瘤者21例,卵巢囊肿者20例。根据患者缝合切口所用缝线对其进行分组:采用普通丝线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33.4±11.5)岁;采用

2、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2~47岁,平均(33.8±11.3)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实验组:医师术中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具体如下:①腹壁横切口缝合:首先,采用1-0可吸收涂油层的编织聚醇酸外科缝合线以连续外褥式锁扣缝合子宫下段横切口,打结暂不将线头剪掉;其次,采用同一型号缝合线连续缝合浆膜层、壁腹膜层组织,并将线头与子宫下段缝合线尾部打结;再次,用同一型号缝合线连续缝合筋膜层,用4-0可吸收缝合线缝合皮下脂肪组织,缝好后不打结;最后,于皮内以连续外褥

3、式锁扣手法缝合皮肤侧切口,缝合后与皮下脂肪组织缝合线尾部打结,将多余线头剪掉。②腹壁纵切口缝合:首先,用可吸收缝线将筋膜层缝合,针距控制为1.0cm左右,首次进针时需连续打结3次,缝合完毕后再打结3次,并收紧缝线;再次,缝合脂肪层时针距控制为0.5cm左右,针尖紧贴皮内组织纵向缝合脂肪层,缝合时适当牵拉缝线,避免出现皮皱情况,缝合完毕后,将线头打结。③会阴侧切口缝合:当产妇将胎儿、胎盘顺利娩出后,自切口顶端处1cm引导黏膜层进针,采用2-0可吸收缝合线连续缝合黏膜基层至阴道口,缝合时要严格把握松紧度,禁止出现

4、死腔,缝合完毕后于处女膜环处打结;自会阴切口顶端距离皮下组织0.2cm左右处垂直进针,采用4-0可吸收缝线经切口底部皮内缝合至切口另一侧,针距控制为0.4cm左右,缝合至切口起点后打结,并将多余线头剪掉。对照组:医师术中采用普通细线缝合切口。1.3观察指标。①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切口愈合疗效判断标准:甲种愈合:切口愈合良好,皮肤美观无瘢痕;乙种愈合:切口虽愈合,但出现炎症反应;丙种愈合:切口未完全愈合,出现化脓症状,需行引流处理。记录两组甲种切口愈合率。②统计两组术后切口发热、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③

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切口疼痛程度及拆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计分采用十分制,0分表示无疼痛症状,10分表示最为剧烈的疼痛,即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④记录两组住院时间。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2结果2.1两组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对照组切口甲种愈合率为62.86%,将其与实验组88.57%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附表1。2.2两组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

6、况观察。对照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将其与实验组8.57%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2.3两组切口疼痛及拆线疼痛程度观察。对照组切口疼痛评分及拆线疼痛评分明显比实验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3。2.4两组住院周期观察。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04±2.88)天,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6±1.37)天,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t=9.129,P<0.05)。3讨论切口缝合是手术操作的重要步骤,手术缝合效果会对术后瘢痕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7、1][2]。以往在妇产科临床手术中采用普通丝线缝合切口,因人体排异性特点,术后存在感染风险,而且会形成瘢痕,影响美观性。随着外科缝合材料的不断发展,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外科手术切口缝合中得到应用,其具有良好的相溶性,且组织反应性较低,故受到外科医师的青睐[3][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切口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对促进切口愈合具有重要作用。瘢痕形成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这不仅延长了患者恢复时间,而且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甚至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影响患者身心健康[5]。生物性可吸收缝线是由

8、优质生物蛋白合成,可减轻身体排斥性,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术后瘢痕呈直线型细丝状,表面光滑不明显,充分满足了女性的爱美需求[6]。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安全可靠。观察研究结果还可发现,实验组切口疼痛、拆线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可被人体吸收降解,大大减轻了异物刺激反应,故疼痛程度较轻;而且其可促进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