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

ID:59468749

大小:379.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20-09-14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_第1页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_第2页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_第3页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_第4页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财组织行为学课件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章知识要点:第一节知觉与归因知觉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社会知觉,范围和偏差,归因的概念,类型和归因理论第二节态度与价值观态度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态度的改变,价值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个体价值观的确定,价值取向与行为第三节学习与行为塑造学习的概念,行为学习,认知学习,社会学习,行为的塑造方法,行为强化的种类,行为强化的程序23第一节知觉与归因一、知觉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对感觉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处理后,反映出事物的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

2、觉的进一步发展。知觉比感觉复杂,除了生理因素外,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历来心理学都认为个体对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知觉,是决定其行为方式的主要因素。4一、知觉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上的简单相加2知觉来源于客观世界,但与客观世界有一定的距离3知觉是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4知觉经验有维持不变的倾向知觉的基本特征5一、知觉影响知觉的因素1、客观因素1)刺激物的强度。各种刺激必须达到某一最低限度的强度,才能引起感官的反应,这种引起反应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心理学上称之为绝对阈限(absolutethre

3、shold)。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知觉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人们就越容易从背景中把对象区分出来。3)反复的刺激。在组织中,重要的信息需要反复发布,才能深入人心。4)对象的组合。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但整体不一定只是一个对象。有时人们会把若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6一、知觉2、主观因素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知觉。影响人的知觉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1)动机与兴趣。2)个性特征。3)过去的学习与经验。4)知觉解释的角度不同。影响知觉的因素71、社会知觉的概念知觉包括对事物的知觉和对人

4、的知觉,凡对人的知觉都属于社会知觉。“社会知觉”这一概念,其最初的含义是指知觉过程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后来,社会心理学家将社会知觉定义为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社会对象包括个人、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2、社会知觉的范围1)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从而推断出这个人的动机、感情、意向、性格等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2)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相互关系的知觉。它包括自己与他人及他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知觉,人际关系和谐,可以有一种愉快的心理气氛,能促进工作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的状况也是一种主观判

5、断,有明显的情感因素。3)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识。人们不仅去观察别人的行为与内心,而且也把自己当作一个客体来认识。一、知觉社会知觉8一、知觉自我概念的构成要素93、社会知觉的偏差社会知觉往往出现偏差,常见的偏差有以下几种:1)第一印象偏差。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第一印象好,有利于今后的交往,第一印象不好,今后可能不再来往。2)晕轮效应偏差。亦称哈罗效应偏差。

6、我们在观察某人时,由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明显突出的特点,这个特点成为笼罩他的光环,使我们看不到他的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3)社会刻板印象偏差。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于某一种人或某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一般人认为当官的喜欢摆架子,学生很单纯,商人很奸诈,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灵等等。4)投射偏差。投射偏差是指个体在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想法与爱好转移到他人身上。一、知觉社会知觉10归因的概念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

7、过程。人在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时,并非对各个对象无关联的知觉,而是倾向联系前后左右关系,组成因果系统。例如,某个员工的工作绩效很差,他的主管就很有必要搞清楚员工低绩效的原因,并进而提出改进建议。这就是一个寻求因果联系的过程。二、归因归因的类型将人的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界环境(如社会舆论、社会条件),称为情境归因;将人的行为的原因归因于行为者本身(如能力、兴趣、信仰、态度、性格),则称为个人归因。个人归因(内在归因)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情景归因(外在归因)也可分为两种:一是任务(事

8、业)难度大小,二是机遇状况的好坏。其中,能力、任务难度为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则随时改变,不够稳定。11归因理论二、归因1、凯利的归因理论在归因理论中,凯利(H.Kelly)提出的三维归因理论影响最大。凯利根据共变原则提出了一个试图全面解释归因过程的理论。在凯利的理论中,行为的原因有可能来自三个方面,即行为者主体、行为指向的对象和行为发生的环境,归因就是要在这三者中找出能够说明行为发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