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

ID:59240296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09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课内诗歌阅读鉴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注释】  ⑴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⑵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⑶怜:可怜。   ⑷傍:靠近、接近。 1.这首诗写了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3分)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等(2分)。2.【答案要点】:两

2、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分)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3分,指出表现方法直接抒情和想像各计1分,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各计1分)译文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在这战场旁开放了。赏析: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

3、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该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唐·李益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

4、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分)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②对偶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

5、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2.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解说:题目“闻笛”就点明是思乡,前两句交代地点和景物,突出“月如霜”,隐含思乡之情。后两句紧承前边,

6、由“芦笛”直接引发将士们遥望故乡。【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吹芦管”是理解本诗思想的关键,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4.前两句为什么把“沙”比喻成“雪”、而把“月”(光)比喻成“霜”?(5分)5.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参考答案:1.(2分)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2.(2分)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情感。3.同意。

7、“吹芦管”是在“沙似雪、月如霜”的受降城上听到的,由末句的“一夜征人尽望乡”可知,这芦管所吹的曲子正是思乡之曲,本诗的自然环境与芦管曲调融为一体,表达了无限的思乡之情。4.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1分)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2分)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情景交融,生发出思乡情愫。(2分)5.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