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25130
大小:34.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8
《往事依依-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往事依依——于漪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体会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3、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书、读书、听课等情状。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选词、选句、选段,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文章的方法;2、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3、教师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作者是对哪几件往事的回忆?4、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提高欣赏散文的能力;体会文章的情感,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培养
2、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2、分析这几件往事对作者一生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迪。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所引用的诗句的含义及其作用。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对自己喜欢的句子谈出自己的感受。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设想:1、第一课时: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在独立、合作研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
3、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几件事。理解本文选材的精当,体会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2、第二课时:讨论、品味语言。小组讨论交流,品味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对精神生活的描写,进一步体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四、突破策略:引导学生诵读诗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写老师讲课的情态和自己听课的感受。五、学习方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六、教具: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程序:课前准备:1、学生搜索有关作者的资料。2、自学字词,按照一般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
4、容,推测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特色3、圈出文中大量运用的成语与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图片展示:大家经历的一些往事(童年回忆)的图片。一、同学们:从小到大,每个同学都有一些过往的事,这些往事有开心的,有快乐的,当然也有让人难过的,伤心的。回忆往事,是幸福的,因为每一件过往的事都已成为指导我们生活的一笔财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于漪老师的往事回忆中,看看她所生活的年代里所发生的往事和你们的往事又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查1、生字预习漪(yī)徜徉(chángyáng)烟波浩淼(
5、miǎo)骚(saō)晦(huì)青女素娥(é)婵(chán)娟绚(xuàn)镂(lòu)心旷神怡(yí)镌(juān)刻谆谆(zhūn)2、形近字嘹、缭、潦谆、淳晦、悔3、词语解释徜徉 浩淼 绚丽 雨晦 镌刻 雕镂 婵娟感慨万端 谆谆教导 搜索枯肠三、读一读、想一想: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音调、语气、感情)思考:1、课文回忆了于漪少年生活中哪几件事?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2、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各段的大意。3、于漪老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她的成长的源头是什么?四、分析课文
6、1、课文回忆了于漪少年生活中那几件事?看山水画-----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听老师的谆谆教导。2、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题目“往事依依”是贯穿全文的纽带,开头有感而发,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接着追忆看山水画、读《水浒传》、听国文课、登北固楼、读中外小说等往事,最后由事入理,抒发感悟。3、课文的层次及大意:第一部分(1):引出往事。第二部分(2---6):读书的乐趣。回忆之一(2):看画的乐趣。回
7、忆之二(3-4):读《千家诗》回忆之三(5):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情状。回忆之四(6):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金色的回忆第三部分(7):往事给我的鼓舞4、从“依依往事”中寻找作者成长的源头:正是学生时代所读的书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对自然、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使“我”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5、为什么作者说“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家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因为“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
8、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在这本书中都有反映。第二课时五、品读课文中的诗句并积累。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情雨晦,日丽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春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春城无处不飞花 (唐)韩翃<寒食>夏绿树阴浓夏日长 (唐)高骈<山亭夏日>五月榴花照眼明 (宋)朱熹<题榴花>秋青娥素女俱耐寒 (唐)李商隐<霜月>月中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