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8009559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从“五个”培养浅谈学生互批作文的意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五个”培养浅谈学生互批作文的意义【摘要】学生互批作文,从培养学生写作的角度去看,的确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激发学牛的兴趣,引起对写作的评改的关注,帮助学牛抑制错误的“自尊”,正确培养学生为人做事的责任心,积极向上的成就感,团结合作的集体感及养成互改作文的好习惯。【关键词】培养;互批;兴趣;关注;意义作文批改费时多,收效少,是语文教师的一个心腹Z患。《屮学语文教育大纲》明确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口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作文的实践活动,来真正培养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而
2、学生互批作文,对于从培养学d4Ji作的角度去考察,的确是JI彳]积极的意义o培养学生对作文批改的兴趣。兴趣是对学习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索之一,然而,在大多数学生的意识眼中,写作文固然无法推托的一件事,而批改作文,则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了。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老师那“愚公移山式的劳动,也并无多少同情。因此,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给评了多少分,然后看后头批语,完了,抽屉里一放,没事了。这样,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被埋没了。为何会造成这种状况呢?一是学生自己没有参与,不容易引起关注。二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重,无法对学生的每一篇文章进行精琢细磨,因而评语往往是提纲式的寥寥数语。组织学生互相批改作
3、文・,使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互换,让学生在心理上能产生一种新的兴奋,学生每次批改作文时,往往集屮精力并以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去阅读他人的作文。学生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大都比较关心别人的文蕈,评语也写得相当认真。因此,学生互批作文,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对写作和评改的关注是有一定意义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成就感。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批改,对于作文及评语的好差,他们已经没有什么习惯了。而在互相批改作文时,他们心理上就会发生某种变化,在同班人中间,特别是在界性面前,尤其不愿露丑。有些本来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在互批中尽力把作文写得更好些。在教学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在平时喜欢吵吵
4、闹闹的学生,其实他们并不是不顾自己的形象,而是由于他们太注意口己的形象,在成就感和自尊心上发生了偏差。他们平时所表现的异常行为,是出于一种哗众取宠的心理。而对于写作来说,没有一个学生认为文理不通、书写糊涂是什么“英雄行为〃,所以在互批时会使他们有一种努力积极向上的表现。可见互改作文对于帮助学生抑制错误的“自尊〃意识,培养正确的成就感是大有益处的。培养学生为人做事的责任心。在每一个教学班上,总有几个学生作文草草了事,乱涂乱抹。为何有这种现象,根木原因在于做事马马虎虎,没有责任感。这些学生不光作文随便,而且在对待其他事情上也有类似的表现,只求自己“潇洒〃,不替他人着想。以传统方法改作
5、文,这类作文教师肯定给批上“作文潦草,望下次多多注意书写等语,貌似严厉,实则隔靴搔痒:如果采用学生互改的办法,让他们亲口尝一尝这种苦果的滋味,就很有利于治疗这种现象了。一次,我把两位作文特别潦草的学生,让他们互相批改,然后在班上读给同学们听。改了大半个钟头,两人仍个不改得,我说“批改潦草而不通的文章,简直就像吃一碗沙子拌着的米饭。你们貝改了一篇作文,就改不下去了,而老师每隔一周要改百篇作文,你们想过老师的滋味吗?”同时,我还列举了一些事例,教育他们,马虎既能坑人,也能害己的道理。因此,这种切身体会的互相批改,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培养学生互改作文的好习惯。文章应当反
6、复修改,修改文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语文教师却在越俎代庖,学生作文教师改,仍然把学生放在非主体的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环节,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让他们在这教学活动屮唱主角。一篇文章应该怎样立意,怎样突出中心,怎样布局,怎样用词句,这种能力只有学生自己通过批改作文且不断地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而且我们应该努力使他们养成这方向的好习惯。写好一篇文章是一时一事的成绩,而养成好的习惯,则是受益一辈子的事。叶圣陶先生向来不主张由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他说「'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你改了也没有用,有的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做劳而无功,至多是劳而不
7、得。让学生们自己批改作文,这是一种本职的复归,真正把学生推上了主体的地位,它不光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批改的观念上发生了转变:一是从只能由老师做到的学生也可以做:二是从能够勉强地做到也能够做好;三是从应该是老师做的事到也应该是学生自己做的事。因此,培养这种观念和习惯,是真正的为“不需要教而教,是培养人才潜能的终生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感。在实践观察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到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不是他们的智商有问题,而是他们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而己。就是那些学生缺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