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875239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九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基本技能目标: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2)能力训练目标: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理解孟子在本文屮的思想观点。(3)索质教育目标: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教学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有关孟子、傅说、百里溪及管仲的书,了解他们的故事
2、。2教师出示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牛:注意:(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上,出/则无敌国外患。3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试疏通文意,教师再组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4找每组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特别注意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苦劳饿空乏乱动忍生死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
3、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内容。(投影出示下列问题)(1)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请课前预习的同学讲一讲有关的故事,锻炼说话能力)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教师引导: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2)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
4、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O6教师对文章思路进行总结,便于学生疏通脉络。内容拓展延伸:(1)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和自身体
5、会,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2)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留做课下讨论。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2练习背诵3试总结本节课的古汉语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板书设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个人处忧患,能进取正反论证国家——处安乐,国恒亡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
6、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3「质疑——探疑一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
7、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硏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硏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九年语文下学)汤河学校张秀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