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

ID:57066598

大小:319.9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7-31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_第1页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_第2页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_第3页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_第4页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6·化学通报2017年第80卷第2期http://www.hxtb.org吡唑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董浩国媛媛刘成霖侯梅芳(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201400)摘要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在抗肿瘤、抗病毒、抗抑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包括1,3-亲电化合物与肼类的环化、1,3-偶极体系的环加成等。关键词吡唑衍生物合成方法DOI:10.14159/j.cnki.0441-3776.2017.02.004ProgressinSynthesesofPyrazoleDerivatives*DongHao,GuoYuanyuan

2、,LiuChenglin,HouMeifang(SchoolofEcologicalTechnologyandEngineering,ShanghaiInstituteofTechnology,Shanghai201400)AbstractPyrazolederivativesareimportantintermediatesinpharmaceuticalsynthesisandplaysignificantrolesinanticancer,antiviral,andantidepression.Progressinsynthesesofpyrazolederivatives,inclu

3、dingcyclocondensationof1,3-dielectrophiliccompoundswithhydrazinesand1,3-dipolarcycloadditionsmethodsaresummarized.KeywordsPyrazolederivatives,Synthesismethods近20年来,唑类化合物由于其高效的生物活MIC(最小抑制浓度)值为0.5mg/L,抗流感嗜血[1]性而引起农药界和医药界人士的关注。在各杆菌、卡他莫拉菌的MIC值均为4mg/L。2005[9]种唑类化合物中,吡唑类化合物因广泛的生物活年,杨丽敏等合成含氯羧酸吡唑醛肟酯类化合[2]性

4、而备受人们青睐。自从1883年Knott发现物G,其对甜菜褐斑菌的抑制率达92%以上,对含吡唑环的安替比林具有镇痛消炎及退热作用和棉花枯萎病菌抑制率达92%以上,对水稻纹枯病[3]1946年Thampson报道了2-吡唑-5-酮能抑制作菌抑制率达90%以上。物生长以来,相继有专利和文献报道多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吡唑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因其高效、低毒和结构多样性而在农药以及医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吡唑类化合物商品化,如绿叶宁、安种宁、茂叶宁、唑菌胺酯等。式(1)中所示化合物A在40mg/L[4]时对甜菜褐斑菌的抑制率达100%;化合物B在浓度为100mg/L时对稻瘟

5、病菌的防效为(1)[5]100%;化合物C由日本Mitsubishi化学公司研一直以来,吡唑类结构都是由肼类化合物和[6]发,200mg/L时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95%;1,3-二羰基化合物或其对应的1,3-亲电化合物合化合物D在200mg/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成得到,或通过分子间[3+2]环化实现碳氮键和为95%~100%[7]。吡唑醚类化合物E在[10~13]碳碳键的连接来合成。近10年,来如何高250mg/L时对水稻枯萎病和小麦锈病的防效为效合成有选择性取代基的吡唑类化合物已成为研[8][8]100%;化合物F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究重点。本文主要对吡唑类结构及其衍生物的合*联系

6、人,侯梅芳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水环境质量调查、污染控制及修复研究。E-mail:mfhou@sit.edu.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50)资助2016-01-21收稿,2016-08-01接受http://www.hxtb.org化学通报2017年第80卷第2期·147·成方法作分类阐述。到3位是氯和5位是甲酰基的产物11,羟胺盐酸盐和三氟乙醇(TFE)再经回流反应生成肟,最后11,3-亲电性化合物和肼类环化转变成带有氰基的化合物12,12在不同条件下反[16]1,3-亲电性化合物和肼类环化方法在合成吡应分别得到13和14(式(3))。唑类结构研究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7、下面分别介绍以1,3-二羰基化合物、α,β-不饱和羰基类化合物和β-位上带有离去基团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吡唑类化合物的方法。1.1以1,3-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14]1.1.11,3-二酮化合物Elguero等提出了关于不对称1,3-亲电性化合物与肼类反应通用的反应机理(式(2))。不对称1,3-二羰基化合物1和带有取代基的肼2发生类似羟醛缩合反应。由于2上两个氮原子都有可能与化合物1上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