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31349
大小:226.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文体顺应:“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视角.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体顺应:“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视角金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213161)摘要:一项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语言文字运用”有知晓,无认识;有印象,无体验。一线教师作为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实施者与执行者,却对课程的基本定位更多地停留在认知层面。令人担忧。教师应当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经脉”,将“语言文字运用”真正地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实践表明,文体是打开文本“言语秘妙”的一个关键,“文体顺应”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视角。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视角文本顺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是在课程改革再出发的当口,对语文教(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学的一次肃
2、清,它将指引着教师更为理性、更这一课程定性,意图将大家从过去“重内容、为客观、更为全面地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轻形式”的教学路子,引到“重视文章表达形践。那么,一线教师对它的认识达到了怎样式”或者说是“内容感悟与表达习得并重”的的程度,在具体的实践中又存在哪些困惑?在一次省级语文教师培训活动中,我对参训新路子上来。笔者试着给“语言文字运用”作的258名语文教师(参加此次培训的是某一一个课程视野下的解释:学生依据一定的语区域的全体语文教师,样本具有普适性)进行言材料,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及获得审美、文了问卷调查。化体验的活动,它既关注语言文字的形式和其中,教师对于“语言文字运用”这一定结构,又重视
3、语言文字的意义、功能,更重视义的知晓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可见,“语言文学生如何消化吸收,之后又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确是一个高频词汇。具体的知晓字进行表达。途径大致有:学校组织学习新课标;县级以上理想?现实!——教师的困惑与忧思教师培训部门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杂志阅读“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概念的提出,可被中获悉。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4年第3期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意义解读,几乎专家、名师的观点一度成为当下教师在论文超过一半的教师说不清楚,依然停留在“听说写作中援引的热点语汇,他们的许多“语录”,读写”上。仅有不到一半的教师能提到“表达也经常性地“占领”着各类评课现场的言语方式”、“
4、言意兼得”、“语言形式”、“怎么写的”空间。之类的语汇。然而,当回到教学实践这一每天必须完此次调查的焦点聚焦“教学实践中关于成的“规定动作”,回归常态教学这一“粗糙的‘语言文字运用’你有哪些困惑”这一命题。地面”时,我们还是有太多的茫然不知,太多为了更为真实地呈现调查结果,我将部分教的手足无措。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理师调查问卷上的原话摘录如下:论与实践“隔”得有点远。那么,如何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经“或许是本人自身文学修养及阅读水平的问题,我总是很难独立在文本解读中发现脉”?如何将“语言文字运用”真正地落实到文本‘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点,只能从教案、我们的课堂实践中来?本文,我以苏教
5、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名师实录等资料中借鉴。”呈现一个“文本顺应”的现场,探寻“语言文字“很多时候,在一个文本中能找到许多运用”的方法及路径。‘语言文字运用’的点,但我不知道怎么进行(一)教学价值~在追问中取舍取舍,不知道该用哪个进行教学。”“一处独特的奇观,一场美丽的思维之“我基本上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备旅。作者神通万里、思接千载,从安徽太极洞课,只是在某一个部分的教学时寻找一些语的那一个小洞出发汲取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言训练的点。这一点在准备公开课时特别成功的例子,用了近700个文字,简洁明快地突出。”向我们分享着他所获得的启示:目标专一、持以上三位教师的困惑应该说
6、是极具代表之以恒,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一一这是性的。的确,大部分教师对于“语言文字运对《滴水穿石的启示》文本最为“官方”的用”有知晓,无认识;有印象,无体验。一线教解读。师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实施者与执行者,却当一个文本以课文的形式呈现时,它势对课程的基本定位更多地停留在认知层面,必被赋予强烈的教学价值。那么,就《滴水穿这不得不令人担忧。石的启示》这篇课文而言,它被赋予了哪些教理论?实践!——通向“语言文字运用”的路径学价值呢?我们不妨做这样的追问:回顾语文教学理论界对于“语言文字运第一,朗读训练是重点吗?用”这一基本定位的解读,不难发现,新的观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这样一篇说理文来点、新的视
7、角、新的思维还是多有呈现的。比说,文体特点决定了强烈的语言特点——严如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的“围绕语谨、准确。这样的语言风格也决定了这篇课文的本体性知识来教”,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文不是有感情朗读的较好范式。我想,这一授提出的“积极语用”,江苏省名师魏星提出定位应该也是和编者一致的,因为文后的练的“按照言语生成规律来教”等等,这些教授、习中也没有出现“有感情朗读”之类的要求。2014年第3期教育研究与评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