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

ID:53730287

大小:353.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_第1页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_第2页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_第3页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_第4页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Vo1.23.No.3第23卷第3期Sept.20132013年9月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徐芳(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Verschueren的顺应论是一门较新的语用学理论,它从语言、认知、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语言交际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是对语言使用的一种综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表达。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内探讨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问题,以期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加强对翻译活动过程和本质的深刻理解。关键词:顺应论;隐喻翻译;选择;《围城》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671—1181(2013)03—0046—05莱柯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Verschueren(1987)在其著作PragmaticsasaThe—中提到,日常生活充满了隐喻,它存在于我们的语oryofLinguisticAdaptation中首次提出,并且他在言、思维、行为和概念体系中0[13隐喻一直是国内外《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Pragmatics)(1999)学者研究的热点,隐喻翻译随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一书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关注。2004年以来,国内学术刊物上陆陆续续出现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

3、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了许多论述隐喻翻译的文章,不过这些探讨大多零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2]语言使用散片面,不成体系,主要罗列一些传统的翻译方法,者之所以能够做出各种恰当的选择,是由于语言具如“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结合”等,缺乏一个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协商性指语言选择从全面动态描述隐喻翻译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顺应论作为近年来在西方颇具影响力的语用学理功能关系作出;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论,从语言、认知、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语言交际过供选择

4、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为人们审视语言的使用要。”[2语言的这三个特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用综观视角。我国学术界近年变异性和协商性是条件和基础,没有变异性和协商来的研究中,把顺应论应用于隐喻翻译的并不多,至性,顺应性也就无从谈起;顺应性是目的和结果,是今没有用顺应论来阐述《围城》中隐喻英译的研究。最终保证交际成功的语言特征。顺应性包括语言结因此,本文尝试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内探讨珍妮·构顺应和语境关系顺应,二者共同构成了言语交际凯利和茅国权《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问题,希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语境分为语言语境

5、和交际望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进一步语境。语言语境即上下文,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深化我们对翻译活动过程和本质的认识。根据语境因素而选择的各种语言手段;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以及他们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顺应论内容简介理世界。顺应论是由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收稿日期:2013~02—20作者简介:徐芳(1976一),女,安徽萧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第3期徐芳:顺应论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英译47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围城》隐喻英译的阐释和二顺应论与翻译的关系指导作用。(一)顺应语言语境顺应论认为语言

6、使用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二者在程,语言使用者要想交际获得成功,在语言选择上就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说词汇系统。英语和汉语分要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翻译也别具有一些由各自的句法和搭配决定、限制的独特是一种信息交流活动,本质上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词汇结构,这也正是隐喻翻译中有时需要在词汇层文化交际,是语言使用一种更为复杂的特殊形式,因面作出顺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原文中具有特殊语用此也可以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内去研究。效果的一些结构在译人语中不存在,在翻译中不得译者首先要对原文进行解码,理解、领会原文信不舍弃,或另辟蹊径,这个过程有时

7、会不可避免地导息和语言特点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编码,致原文信息的流失,这是由源语和译语不同的内部把原文内容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结构造成的。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在宏观语境方面,译者例1: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需要一个适应原文文本整体性的策略,避免策略上城、再顾倾国的风度。[5]4的不一致。”l3]此外,译者还要权衡微观语境层面上Later,theplaneskeptcominginmuchthe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从而作出具体而细微的samemannerasthepeerlessbeautywhose“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