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3730293
大小:182.2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顺应理论在古诗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桃夭》的英译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4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1.32No.42013年8月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SocialScienceEdition)2013.8顺应理论在古诗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桃天》的英译为例宋延辉(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文章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对《桃夭》进行了解读并探讨其翻译实践,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形势下,给汉古诗翻译的翻译实践指出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顺应理论;古诗《桃夭》;古诗英译中图分类号:1
2、0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50(2013)04—0110—03因;这种选择涉及语音、词素、句法、词汇和语义等一、引言各种语言形式。语言使用的顺应过程不仅需要顺1938年,CharlesW.Morris提出“语用学”这应交际意图,而且需要顺应交际环境。语言本身个术语。到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迅速发展成为的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引起研究者关注的是语应性(Adaptability)为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用学领域里的三大理论——关联论、顺应论及模因中的选择提供了前
3、提。变异性使语言选择成为可论。毫无疑问,这些“紧扣当今语用学研究的发展能并决定选择必须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协商性排方向”的前沿理论给语用学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除语言的机械表达方式,使语言使用富有弹性;顺的活力。另一方面,这些理论也给语言的跨国际翻应性使人们通过协商和选择,最终达到理想的交际译带来极大的启示和借鉴,引导着翻译实践,尤其目的。是古诗翻译不断走向新的起点。根据维索尔伦顺应理论,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对交际过程进行描写和解释,二、顺应理论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1985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维索尔伦顺应过程的
4、意识突显。其中,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J.Verschueren)明确提出语用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语言语境。维索尔伦认为,交际语境属于非语言语种综观的观点。1999年,他又在其专著Under-境。它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语standingPragmatics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标志言的理解过程。只有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言激活,着该理论走向成熟。维尔索伦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下面三个因素才能在语境中发挥作用。其次是心种社会行为,考察语言使用必须从认知、社会、文化理世界,它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个性、情绪、愿的综合角度将语言现象与其作为使用联系起来。望、意
5、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再次是社交世“它主要探讨语言的产出问题,第一次将‘语言即界,它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语言社团的交际选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规范。文化也是社交世界的重要内容。最后为物维尔索伦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理世界,它包括时间、空间的指称关系。选择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从以上可知,语言使用顺应性特征的四个方面的,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构成了顺应论的核心内容,指导着语言使用的具体收稿日期:2013—06—21作者简介:宋延辉,河南鲁山人,硕士,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11O·宋延辉:顺应理论在古诗翻
6、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桃夭》的英译为例实践。根据该理论,作为跨语言的翻译,其本质也性和令人无限遐思的美感享受。这两者完美地结是一个交际过程,“一个不断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合在一起,质朴的语言,反复的咏叹,给人以无穷的程”,即读者(译者)与翻译文本对话和商讨的过回味。程,只不过由于其跨语言跨文化的特点使得它更为此外,在语言语境上,可以看出,该诗为取得语复杂,需要进行两次“语言选择的过程”。言押韵的需要,“室家”、“家室”和“家人”分别与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不论在语言形式还是在表“华”、“实”和“蓁”相呼应;另一方面,其范围逐步达措词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使得译者
7、不得不认扩大,分别是室(即丈夫)、家(夫家的所有家庭成真面对此种现实。而顺应论恰为此困境提供了可员)及家人(夫家的整个家族)。作者在这里强调供借鉴的理论依据,可以很好地指导汉英两种语言一个“宜”字,纵观整首诗,该字在其各自的语言环间的翻译实践,为翻译“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最境中均有独特的内涵和意义。终促进文化间的交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然而,在跨文化翻译的时候,由于桃花在西方缺乏此类的象征,翻译时需要做出有意识地选择,三、《桃夭》文本分析及英译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语境,达到交际意图和交际目《桃天》原文如下:的,最终达到开拓目的语读者的“视域”,实现真正桃之
8、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意义上的文化交流。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