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6.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 15.1-具体化.doc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6.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 15.1-具体化.doc

ID:52301574

大小:24.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6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6.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 15.1-具体化.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6.第十五章 读者接受文论 15.1-具体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5.1_具体化英加登用具体化指阅读过程中读者在作品中再现对象的客观化和轮廓化图式的现实化中的具体参与,它是艺术作品向审美对象过渡的中介,具体化构成作品的显现形式。在英加登看来,艺术作品本身还不是审美对象,“文学的艺术作品只有获得具体化的表现时,才构成审美对象”(《文学的艺术作品》),后者是在阅读中重构的。这是因为一方面构成艺术作品的再现对象层存在大量的“未定点”,而轮廓化图式层仅仅处于潜在的“待机状态”,所以,只有当这些未定成分得到一定程度的填充和确定,只有当潜在的轮廓化图式在具体的知觉体验中得到实际再现而成为具体的活生

2、生的直觉对象时,艺术作品才可能转化为具体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英加登指出,读者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意向性重构过程,“读者进行着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具体化之发生,“部分是因为受了文本暗示的影响,部分是受了一种自然倾向的影响,因为我们习惯于把具体的事物和人看作是完全确定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英加登对文学作品中再现对象的具体化的特点作了如下概括:“1.除了列外的情况,文学的艺术作品根据其文本的构成,要求在填补未定点时要保持其某种节制,对作品形成真正的审美理解取决于对作品中再现的对象进行恰如其分的具体化。2.任

3、何未定点都可以用好几种方式来填补并且仍然和作品的语义层次协调一致……3.对象层次具体化的不同方式必然导致整个作品的多样的具体化……4.然而,具体化的方式也表明,在什么程度上一个作品的具体化是符合作者的艺术意向的‘精神’的——它如何同它们接近以及如何从它们偏离。这两种具体化都同作品风格相适合,相联系,同作品中实际呈现的东西相一致;否则作品就会由于某种具体化而丧失这种风格。”(《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由于阅读的个别性决定了具体化的多种方式,所以,不同的具体化就导致了不同的审美价值的实现。英加登认为,理想的具体化应该是既不被

4、缚于作品又不脱离作品而根据的暗示来进行的:“一方面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意向性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作品的具体化则不仅由于观赏者对作品中有效存在的东西的能动作用而成为一种重建,而且也是作品的完成及其潜在要素的实现。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作品就死艺术家和观赏者的共同产物。”(《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